國家的繁榮在于人民創造力的發揮,經濟的活力來自就業、創業和消費的多樣性。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可以讓更多的人富起來,讓更多的人實現人生價值。如今,全世界正迎來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本報今日推出“大眾創業在國外”系列報道,通過講述普通外國人的創業故事,展現國外如何營造大眾創業環境、發揚萬眾創新精神。
從里約熱內盧市中心驅車約20公里,就來到了“自然美”美發集團的一個連鎖店。店內淡雅的色調、整齊的陳列和溫馨的環境,讓人賓至如歸。這家僅有22年歷史的美發集團如今已成為巴西卷發顧客的首選。“我從來沒想到我們的事業會走這么遠。現在希望我們的連鎖店可以開遍全世界。”集團聯合創始人蕾拉對本報記者這樣說。
目前,集團共擁有29家連鎖店、3000余名員工,店面遍布巴西5個州,每月為超過13萬顧客提供服務。該集團還同不少工廠合作,擁有自己的美發護發產品,形成了產銷一體化的美發集團。據蕾拉介紹,在巴西約70%的人口是卷發,他們的服務對象即是18—45歲的中低收入卷發顧客。
蕾拉和“自然美”集團在巴西是一個頗為傳奇的勵志故事。集團的4位創始人都成長在貧民窟,蕾拉是其中之一。擁有高挑身材的蕾拉為維持生計,14歲時就開始在里約伊帕內瑪區的一家麥當勞店打工,16歲晉升為店長,成為當時年齡最小的麥當勞店店長。蕾拉現在主管“自然美”集團的市場運營,她曾先后赴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等名校學習管理運營知識。2014年蕾拉作為4位巴西青年領袖代表之一,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夏季達沃斯”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青年領袖論壇”。從貧民窟的瘋丫頭成長為“青年領袖”,這條路她走了20多年。
集團另一位女性創始人名叫濟卡。濟卡9歲便開始工作,曾經做過女傭、嬰兒看護,也在理發店打過工。濟卡當初選擇創業是覺得自己的頭發非常卷曲,毫無延展性,難以打理。走在巴西的大街上,頂著一頭爆炸卷發的女性隨處可見,如何打理這樣的頭發由此成為一大困擾。經過10年不懈的研究,沒接受過多少正規教育的她硬是憑借自己愛鉆研的性格,研發出了獨特的理發護發產品。
此時在麥當勞店打工的19歲的蕾拉邂逅了31歲的濟卡,兩人一拍即合,決定成立一家專門解決卷發困擾的美發店。萬事開頭難,最初啟動資金不足,濟卡的丈夫被迫賣掉了自己用以維持生計的出租車,才勉強湊足租借店面等各項費用。“那個時候,所有人都覺得我們瘋了,沒有人相信我們會成功。”蕾拉說。沒有錢做廣告,她們就把小海報粘貼在巴士等一切可以粘貼的流動窗口上。慢慢地,小店的顧客越來越多,現在很多人為了打理頭發還不得不排隊到深夜。
“自然美”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了擁有創新型的護發產品,流程化和人性化的服務也至關重要。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這里每位顧客進店首先要到取號機上取號排隊,隨后顧客會被引導進入“觀察室”,有專人指導顧客做調查問卷,并檢測發質,隨后有專人將顧客分類進入洗護發環節,整個流程井然有序。記者還發現,店里員工總微笑著同顧客打招呼,并親切地擁抱,把顧客當作親人來照顧。
蕾拉告訴記者,草根創新需要良好的社會土壤,巴西政府對此非常重視,對創業初期的小微企業給予一定的扶持。早在1972年,巴西政府每年從財政稅收中撥出資金支持成立了小微企業扶持服務中心,在技術和管理、員工培訓、貸款支持等方面為小微企業提供幫助,“自然美”正是這一服務中心的受益者。
如今蕾拉和濟卡擁有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甚至已經成為巴西的全民偶像。她們的創業故事也被巴西當地媒體大量報道,成為草根創業的典范。蕾拉說:“人人都可以創新,應多加鼓勵和支持草根創新,這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本報里約熱內盧3月16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17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