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街道眉山村重點工程征遷指揮部在合安高速安慶互通遷建工程征遷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不斷地推動實踐,村黨總支作為征遷工作的總引擎的作用不斷凸顯,廣大黨員支持征遷、帶頭征遷的感人事跡不斷涌現,“六皮征遷精神、真情拆遷法”等征遷經驗不斷提煉,團隊效應輻射和個人作用發揮不斷完美演繹,一系列舉措,實打實的成績,讓鮮艷的黨旗在眉山這方秀美的土地上迎風飄揚。
夯根基、筑征遷堡壘
在此次征遷中,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執行力是征遷工作有序推進的堅強保障。自項目啟動以來,大橋街道黨委迅速成立合安高速安慶互通遷建工程征遷工作指揮部,街道黨委兩名班子成員任政委,一線督戰指揮,村黨總支書記任指揮長,全面負責指揮征遷工作,認證組、談判組,分工明確,高效推進,確保個人能力突顯,團隊效應最大發揮。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區四大班子主要領導以及區紀委、區委組織部等區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深入征遷一線,調查研究,解決問題,看望慰問一線干部,鼓舞士氣。街道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每日每夜都親臨征遷一線,共商征遷大事,解決疑難雜癥,為快速推動征遷工作把握方向,鞭策加力,激活能力。村黨總支及時召開項目涉及村民組黨員和村民組長會議,宣傳征遷政策,明晰征遷要求,不斷將征遷任務轉化成指揮部全體成員和黨員群眾的行動自覺,形成了人人有任務、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展風采、當征遷先鋒
在此次征遷中,黨員干部成為了先鋒和生力軍,成為推進征遷工作的一劑強心針。 “有困難、找小韓”,韓承龍,眉山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在此次征遷中,每當遇到困難、遭遇碰壁時,總能看到小韓的身影,在豬圈里與征遷戶談心,在農田里與征遷戶講政策,陪征遷戶跑單位開證明,真干實干、真心為民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征遷戶的掌聲。張冬春,區城管執法局副科級干部,自到指揮部第一天開始,他每晚都深入到征遷戶家中談心,了解情況,摸清家底,他總能找到問題根源,提出解決方案,把脈問診會上,老張總會一針見血,藥到病除,在老張的強力支援下,指揮部戰斗力明顯提升。“眉山蘇老營、征遷他最行”,年近六十的老營發揮余熱,在征遷中作榜樣,率先完成包保任務。深夜里,老營打著手電筒一家一戶的跑,不完成任務堅決不收兵的蠻拼精神感染了指揮部每個人,在他的示范帶動下,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形勢,標桿成為了大家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激勵著大家闊步前行。“我是黨員,我先簽”,老黨員姜翠蘭擲地有聲地說道。在征遷中,眉山村的黨員率先垂范、帶頭簽協議、帶頭拆房屋并做親朋好友的工作,形成了黨員帶頭、群眾跟隊的風清氣正征遷好氛圍,讓征遷工作更加的陽光透明。雖然天氣寒冷,但指揮部全體工作人員仍是“5+2,白+黑”工作機制,精氣十足,斗志昂揚。不見成效不收兵的“24小時工作法”,一切方便征遷戶、最大利益為征遷戶的“真情拆遷法”、硬著頭皮、笑著臉皮、走破腳皮、熬紅眼皮、磨破嘴皮、餓著肚皮的“六皮征遷精神”,鼓舞著指揮部每個人,征遷人用真抓實干、真心為民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征遷戶的點贊。此次征遷呈現出“面貌新、形式新、進度快”的良好態勢。
廣泛宣傳造氛圍。根據本次征遷的特點,結合眉山村還建安置的實際,指揮部制作“再創征遷新速度,再造秀麗新眉山”等標語橫幅,張貼懸掛在顯要位置,讓群眾深知征遷的意義和對還建安置的憧憬。同時,每家每戶分發告知書,明確征遷時間和政策,實行陽光征遷,從而進一步支持征遷。
掛圖作戰明目標。指揮部將項目概況、征遷通告、指揮機構、征遷紅線、征遷進度以及責任包保情況一一制作圖板,實行掛圖作戰,明確征遷目標和進度。每夜調度理思路。推行“一日一總結、一日一分析”制度,每晚工作人員與征遷戶協議簽訂后,都集中返回指揮部,召開調度會,調度一天的進度,第二天的安排,研討存在的問題,理出解決的辦法。
責任包保傳壓力。將指揮部人員分成兩個小組,將征遷任務合理安排劃分,形成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標的格局,確保責任明確和壓力傳遞到位。
大橋街道眉山征遷指揮部僅用10天時間就全面完成了96戶,總計3萬平方米的征遷任務,再創宜秀征遷新速度。實踐證明,在征地拆遷等艱巨任務面前,只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靠得住、思路清、敢擔當、能戰斗、善團結、守紀律”的基層干部隊伍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走出一條上級放心、組織滿意、群眾自覺配合的和諧征遷之路。(何伯兵、蘇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