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深入貫徹省、市黨代會精神,圍繞“五大發展見行動”,以黨建引領一切工作,在棚戶區改造、產業轉型升級、全域生態旅游等方面想對策、下功夫,圍繞破舊、立新、共享,著力打造宜居、宜商、宜學、宜游的全域生態新區。
棚改改出城鄉新面貌
11月25日下午,宜秀區60歲的原大龍山鎮新新社區居民胡榮苗,從鄰居家吃完喬遷飯回家。因為棚改,他和老伴住進了大地鳳凰城110平米的新房,兩個兒子也住進了各自的新房。
棚改,是宜秀區今年實施民生工程、全面建設全域生態新區,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該區棚改涉及大龍山和大橋辦兩個項目,總拆遷面積42萬平方米。
該區引導黨員征遷戶,管好自己、帶好家庭、帶好鄰居、帶好村民組,帶動普通群眾理解和支持。大橋街道蘇崗社區黨總支書記陸玉鳳,每天堅持工作10多個小時。8月15日,她在去征遷戶家的途中,遭遇車禍造成尾骨骨裂。為了不影響征遷進度,她把病床當成指揮所,每天電話指揮,全程跟蹤問效,確保了征遷工作有序推進。
目前,該區棚戶區改造房屋征收簽約率、拆除率均超過99%,征遷工作基本完成。同時,全區6000多被征收戶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喜圓安居夢。
轉型轉來創造新動力
宜秀區556電商園內靜百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有一個面積約100平方米的辦公室,60名工作員三班倒堅守,一年創造6000多萬元收益,人均年收益超過100萬元。靜百惠的前身是一個傳統服裝企業,通過轉型實現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私人訂制”滿足市場個性化需求。今年,該公司把分公司開到了浙江杭州。
“目前日平均訂單達到2500單,重復購買率超過25%,訂單資金平均周轉期為15天,產品翻單率高達60%。2015年銷售收入4000余萬元,今年超過6000萬元肯定沒有問題。”靜百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方靜信心滿滿,她說,今年僅雙十一當天,靜百惠的線上銷售額就超過200萬元。
今年宜秀區積極把握政策、爭取各級項目資金,創新創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優化服務、扶優扶強骨干企業,全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如今,安慶智慧產業園、三鑫創業產業園、556電商園等專業園區構建起了“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階梯型孵化體系。
1-10月,該區76家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20.42億元,同比增長9.5%,億元以上企業達到27家;工業投資39.6億元,同比增長3.9%;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7.8億元,同比增長11.8%;外貿進出口總額1.1億美元,同比增長86.3%,被省經信委授予全省信息消費示范區榮譽稱號。
生態帶來發展新機遇
剛過去的十一小長假,楊橋鎮舉行了全域大眾旅游系列活動。4月底,鮑沖湖景區完成了改造提升,較大地提升了鮑沖湖景區接待能力。楊橋鎮還推出余灣農家樂第三屆美食節、靈山石樹登高節、全域大眾旅游季、楊橋名特優農產品展銷會等旅游活動,實現景區旅游向全域大眾旅游轉變。
今年,宜秀區依托美麗鄉村建設,先后建設了五橫鄉楊梅基地、郁金香基地,大龍山梨花基地,羅嶺鎮葡萄園基地,楊橋鎮藍莓基地等特色產業,帶動一大批休閑生態農業實體。
11月,該區成功入圍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單,成為全市唯一入圍該名單的縣區。
該區以“宜游宜秀”建設為引領,探索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目前全區有AA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6家、三星級及以上酒店5家、三星級以上農家樂28家、4個優秀旅游鄉鎮、2家森林公園。余灣村和楊亭村分別獲得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和中國最美鄉村稱號。預計2016年全區共接待游客418.8萬人次,同比增長8.5%;旅游總消費34.7億元,同比增長9.3%。
“宜秀區將努力在貫徹省、市黨代會精神、落實五大行動上走在全市前列,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改革為動力、以創新為靈魂,優化全域旅游推進機制,著力破舊立新共享,將全區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重要休閑旅游目的地,提高全區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滿足感。”宜秀區區委書記李順琪表示。記者 沈永亮 通訊員 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