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我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杠桿率較高和“脫實向虛”的狀況,不利于實體經濟的平穩發展和轉型升級。今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進行集體學習,進一步強調要采取措施處置風險點,控制好杠桿率。“一行三會”也同步密集出臺措施,強化企業去杠桿。7月14日至15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表示要推動經濟去杠桿,堅定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控總量的關系。要把國有企業降杠桿作為重中之重,抓好處置“僵尸企業”工作。這為妥善處理去杠桿、市場流動性的關系指明了方向。
2017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企穩向好的發展態勢,經濟增速達6.9%,超出了市場預期,但也存在基礎不牢固、內生動力較弱的問題。與此同時,還出現了利率水平上升、債券發行減少等新現象、新問題。Shibor各期限品種利率已上升至2015年下半年以來的歷史高點。截至6月21日,Shibor隔夜拆借利率為2.889%,相比年初上升0.68個百分點;3月期Shibor利率為4.688%,相比年初上升1.4個百分點,利率上行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取消或推遲了債券發行計劃。今年前5個月,企業債券融資規模凈減少3499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近1.79萬億元。
利率上行加大了企業融資成本,對深化產業結構升級造成不利影響。與此同時,利率上行還使得部分債務負擔較重的企業償債壓力上升,債務風險有顯性化的可能。考慮到美聯儲加息和未來“縮表”仍會給我國利率帶來較大壓力,當前,宏觀政策要特別關注各政策間的協調與配合,拿捏好企業去杠桿和流動性穩定之間的平衡,避免各類政策過度“疊加”導致“超調”。
一、穩定市場預期,把握企業去杠桿節奏
從國內環境看,貨幣政策的調整主要基于基本面的變化,上半年,我國經濟數據持續好于預期,經濟韌性強,年內調整空間較大,通脹也不會制約貨幣政策的空間。因此,下半年貨幣政策的重心,要重視引導市場預期,為經濟的平穩發展創造條件。要利用當前經濟狀況好轉、企業效益增加的契機,平穩推進去杠桿。同時,在防控金融風險方面,重視處理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的關系。從國外環境看,美元走弱并不意味著全球流動性的改善,歐元走強是美元走弱的重要因素,全球貨幣政策轉趨保守,美國貨幣政策即將進入加息與“縮表”并行階段,外部流動性難以明顯改善。未來需高度關注重要時點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狀況,在金融監管趨嚴或關鍵考核時點要適時啟動微調政策,貨幣政策要體現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穩健”精神,適度加大對中期借貸便利(MLF)等中長期資金的投放。
二、加強政策協調,避免疊加影響流動性
加強政策協調是本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重要內容,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是重要體現。未來應注意避免短期內多重政策收緊造成各主體無序去杠桿,進而引起經濟金融市場的動蕩。第一,積極財政政策要落到實處。要加大積極財政資金的落實力度,防止貨幣與財政同時收緊造成經濟下行幅度超過預期。用好財政存量資金,做好減稅降費工作,在加強監管的同時,確保在建項目實施等。第二,監管政策要設定完成窗口期,避免金融機構短期內為實現達標,過快收緊信用和騰挪資產,造成信用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加大。第三,進一步健全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機制。未來監管政策協調將明顯加強,包括信息共享、聯合監管,消除監管真空。
三、適當調整政策,協調去杠桿與流動性
未來,央行將通過加大逆回購和MLF等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削峰填谷”熨平臨時性、季節性因素對流動性的擾動。同時,應根據情況,適時適度加大流動性投放,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情緒。應高度重視關鍵時點的市場流動性狀況,在金融監管趨嚴或關鍵考核時點適度微調流動性投放力度,不斷通過“鎖短放長”的公開市場操作注入長期流動性,引導金融機構進行長期投資安排。穩定政策工具利率水平,為實體經濟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關于企業去杠桿的表述,實質上也指明了企業去杠桿與金融去杠桿的關系,企業去杠桿才是根本。
四、注重政策創新,改革存款準備金制度
當前,我國貨幣供應機制已由過去的外匯占款投放轉為由MLF等新型政策工具投放。由于MLF需要質押國債等優質債券,客觀上拉低了流動性覆蓋比率(LCR)等指標,造成部分商業銀行“不缺流動性,但缺指標”的情況。可考慮設立多層次存款準備金制度,這既有利于緩解流動性壓力,又可以避免降準帶來的不利影響。第一,將現行存款準備金分為兩檔。第一檔為“法定存款準備金”(準備金率可設為7%左右),第二檔為“調控存款準備金”(準備金率可設為10%左右),允許商業銀行運用第二檔“調控存款準備金”作為押品向央行融資。第二,增設信用借貸便利,融資額度以“調控存款準備金”為上限。第三,協調銀監會批準將上述資金額度納入LCR指標的分子,視為合格優質流動性資產。
五、穩定或略降利率水平,促進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今年上半年,央行通過提高MLF利率、回收流動性等方式倒逼金融部門去杠桿。去杠桿政策效果初顯,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貨幣市場利率上行較快和債市融資困難等新問題。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波動中略有上行,未來有望保持基本穩定,這有利于緩解我國貨幣政策面臨的匯率約束,提高利率調控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在這種形勢下,中期借貸便利等政策工具利率將保持不變或略有下降,適當降低融資成本,既不會給人民幣匯率帶來明顯壓力,又能引導金融機構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支持,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六、有序推進去杠桿,防止少數企業債務鏈斷裂
非金融部門企業債務融資過快下降,容易導致債務違約事件的發生。要做好部分企業債務鏈條斷裂的處置預案,將債務風險可能引發的后果和危害降到最低。未來應重視有序推進去杠桿,避免企業的資金鏈斷裂。一是促進債務違約處置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提高債務處置的專業化和市場化程度。明確債務統計、監測職責,做好去杠桿的進度及節奏安排。二是鼓勵具有債務處置經驗的機構發揮更重要、更積極的作用。三是控制債務總體規模,引導市場主體有序去杠桿。無論是合法債務,還是非法集資,一旦超過合理限度,都會對經濟金融穩定帶來隱患。要防止各類市場主體過度舉債,也要防止其債務在短期內過快下降,防止流動性水平下降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