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記者從住建部獲悉,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將于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聯合檢查。
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告訴記者,此次檢查是房地產調控中長效機制的一部分,此前實施“因城施策”的樓市調控后,房價漲勢有所放緩,市場冷卻下來。必須要有相應的監督和檢查,而非“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監督檢查永遠“在路上”。而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國企、央企和上市房企應該率先做出榜樣,規范自身行為,來影響中小企業。
進一步穩定房價
此次聯合檢查將重點查處“強制提供商品或服務并捆綁收費”、“通過虛假價格承諾、虛假價格促銷等手段誘騙消費者進行交易”、“捂盤惜售、炒賣房號、操縱市場價格”等違規行為。
住建部明確表示,將嚴厲查處違法行為,并公開曝光典型案例,推進建立聯合懲戒機制。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檢查充分體現了管理層對于當前全國房地產市場管控的積極導向。
從聯合檢查的內容來看,共涉及到9項重點內容,也是目前房屋銷售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的。
其中,強化了對明碼標價、一套一標和標明房源銷售狀態的檢查。對此,嚴躍進解釋稱,后續對于相應的定價會有更精確的管理,也防范各類“一套兩價”等現象出現。尤其是部分城市房源比較緊缺,實際上也存在捂盤惜售等現象,因此,對處于銷售和已售狀態的樓盤,明確標識非常關鍵。
此次聯合檢查還重點查處亂收服務費、捆綁銷售和炒房號等各類市場亂象。從以往督查來看,此次對亂收費現象進行了明確,檢查力度也更大。
中國城市產業發展聯盟主席陳寶存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二線城市樓市調控之后,如果放松市場監督,容易造成房價反彈,因此要加強對房地產開發商和中介機構的管理,不能炒作房價。
記者注意到,住建部曾于2016年6月份和10月份分別進行全國性檢查,并公布了各地查處的一批違法違規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這些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通過發布虛假廣告、惡意編造散布謠言,制造房源緊張氣氛,采取違規預售、捂盤惜售等手段,煽動消費者購房,以達到其抬高房價、牟取私利的目的。
督促企業加強規范
顧云昌認為,在一線銷售市場,難免會有房企“鉆空子”的行為,但是企業違法或違規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企業樹立榜樣的同時,政府加強監督才能行之有效的解決問題,創造和諧穩定的市場交易環境。
嚴躍進也表示,部分開發商和中介機構、尤其是大型房企近期更要規范市場交易和業務開展,否則將面臨被曝光的風險,因小失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從去年開始,房企因違規遭到各地監管部門處罰的不在少數。其中,因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擅自預售商品房,萬科城市之光等20個項目被行政處罰。而去年10月,住建部公布的近50家失信房企中也不乏大型房企和中介機構,包括華潤置地、我愛我家和鏈家等企業。
對此,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華北區域總裁劉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品牌房企很容易被市場各方面所關注,房企對國家政策層面的內容執行非常嚴格,所以世茂房地產在管理上還是比較嚴的,從市場規范層面來看,這是一個大的趨勢和方向,房企必須支持。
雅居樂北京區域營銷管理部總監何斌則表示,此次聯合檢查在規范房地產市場和嚴格把控方面存在一定的積極意義,雅居樂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通過體系化管理,在流程上也會嚴格管控。
劉輝也進一步強調,在政府檢查之前,企業也會對此有嚴格的流程把控和管理,一旦被查出存在上述問題,企業的品牌會受到影響,后續開發、銷售層面也將會面臨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