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村創新脫貧模式 貧困戶變股東盡享企業紅利
日期:2017-03-03 08:50:40 來源: 點擊:
龍華村創新脫貧模式 貧困戶變股東盡享企業紅利

宜秀區白澤湖鄉龍華村創新脫貧模式,由村委會出面,將貧困戶的小額貸款集中投放村內企業。如今,村里的12戶貧困戶搖身一變成股東,享受企業紅利。
龍華村位于宜秀區白澤湖鄉最北端,三面臨水。村集體沒有固定的資產收益,農業產業也缺乏有效支撐,是宜秀區的8個貧困村之一。2016年,龍華村招商引資,陸續引進了恒新農業生態循環產業園和光明禽業循環產業園,推進現代規模農業發展。
3月2日,記者來到恒新農業生態循環產業園,在靠近破罡湖的200畝空地上,幾個高標準溫室大棚拔地而起,里面已經種植了空心菜、毛豆、西紅柿等時令蔬菜。大棚后方,8個立體化養殖豬舍也正在加緊建設。
該產業園的生產模式是,生豬養殖后的豬糞進入沼氣池,成為有機肥,可以改良土壤,種植優質蔬菜。大棚蔬菜3月份上市,上市后即可收益。產業園一年的利潤大概在300萬元左右。
產業園共分生豬養殖、種植蔬菜、休閑垂釣和污水處理循環利用四個區域。在生豬養殖區域,記者見到了正在做瓦工的貧困戶葉劍四,去年10月份,由村委會出面,葉劍四將在銀行貸的5萬元小額貸款,投入到產業園里。去年12月份,企業為了讓貧困戶安心,每個人都提前分紅。葉劍四就拿到了2000元的紅利。與他一樣,共有9戶貧困戶的34萬元小額貸款投入到產業園里。如今,他們不僅每年能享受分紅,更因為有著一技之長,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打工,每個月還可以領取3000元工資。
在龍華村的另一端,集生態養殖、特色種植、生態觀光為一體的光明禽業循環產業園已經初具規模。和恒新農業生態循環產業園一樣,村里有3戶貧困戶向該產業園投入了15萬元小額貸款。
龍華村2016年共有65戶貧困戶128人,目前有46戶貧困戶104人。在已脫貧貧困戶中,有12戶貧困戶變身股東,享受企業紅利。
今年,龍華村脫貧方式再創新,準備將扶貧專項資金投入到產業園內,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獲得企業分紅,再發放到貧困戶手中,讓貧困戶長期受益,避免返貧現象發生。
(記者/徐媛 通訊員/嵇奕華 鄭文龍)
上一篇:激活基層黨建“細胞” 破解老大難問題
下一篇:宜秀區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