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洗牙?
洗牙又稱潔牙,是利用特定口腔醫療器械去除牙齦上牙結石、牙菌斑和色漬,也是目前去除齦上牙結石和牙菌斑最有效的方法。洗牙是一種很好的牙齒保健手段,也是治療牙周病的首選方法。
為什么要洗牙?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元兇,在除去之后還會不斷地在牙面重新形成。菌斑清除不到位,加上唾液中的礦物鹽逐漸沉積,日久天長就會形成牙結石。而牙結石的存在使得菌斑與組織表面緊密接觸,引起牙周組織的炎癥反應。此外,牙結石的多孔結構也容易吸收大量的細菌毒素,并且牙石還會妨礙刷牙。長時間不清除(不洗牙),可能引起牙齦炎、牙周炎、出現牙齦出血、口臭,最終引起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等現象。所以洗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治口腔疾病,而不單純是為了好看。
每天刷牙準時又認真,還用洗牙嗎?
張保榮博士指出,即便每日準時認真刷牙,還是需要洗牙。因為牙菌斑的生成速度遠大于你的刷牙頻率,只通過刷牙來潔牙,牙菌斑的量只會越來越多。更何況大多數人并沒有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久而久之牙菌斑成為了牙結石,并導致牙周病。
洗牙會損傷牙齒的保護層(牙釉)嗎?
張保榮博士說,在正規醫院,只要醫生掌握操作技巧,正確合理使用超聲、噴砂潔牙器械,是不用擔心對牙齒造成損傷的。在洗牙過程中,大家可能會感覺到有牙齒碎片脫落,別擔心,那只是你的牙結石正被醫生洗掉。
洗牙讓牙縫變大,牙齦萎縮,牙齒松動了是咋回事兒?
張保榮博士說,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長期不洗牙的人群中,此類患者洗牙前牙結石較多,塞滿牙縫。通過洗牙除去牙縫中的牙結石,牙縫就變得明顯,尤其舌頭舔起來與先前牙縫情況差距較大,導致一種“洗牙把牙縫洗大”的錯覺。
洗牙后牙齒松動、牙齦萎縮同樣也在長期不洗呀的人群中出現較多。其實洗牙后松動并不是洗牙本身所導致。這些患者因為長期不洗牙導致牙周病較嚴重,牙齦本身已經萎縮,牙槽骨也已吸收。只不過洗牙前,牙結石幫著暫時“固定”住牙齒,導致患者感覺不到牙齒松動。當牙結石被去除后,這種暫時的“固定”就消失了。
洗牙要多久洗一次?
張保榮博士強調,建議口腔情況正常的半年到一年就需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潔牙。壓軸情況欠佳的患者可每3個月復查一次,或遵醫囑。如果成年后還從未洗過牙的,請盡快挑選正規醫院進行潔牙,以免牙周問題發生并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