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陳晉東教授說,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患,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成為抑郁癥的高發群體。
據長沙市心理學會副會長、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心血管病專家江鳳林介紹,老年抑郁障礙常出現于患有慢性軀體疾病、認知損害和功能障礙的人群中。令人擔憂的是,老年人抑郁障礙的診斷常被貽誤,從而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
江鳳林分析,很多老年人出現的郁悶、興趣減退、自責、缺乏愉快體驗、無助絕望、焦慮不安、睡眠紊亂、疲乏感、軀體不適、食欲或體重改變、懶散遲緩等,都是抑郁癥的早期癥狀,其中老年人的情緒、興趣的改變是重要的臨床表現。
武警總醫院心理學專家史宇認為,在孝順老人方面,老人重視的是親情,相比于物質贍養,很多老年人更渴望精神贍養。
“多和父母說說窩心的話,多和長輩交流、聊聊天,多關心下老人的內心需求,可以減少老年人的孤獨感,讓他們感受到天倫之樂,減少其患上抑郁癥的幾率。”江鳳林說。
江鳳林建議,預防老年人患上心理疾病,家庭社會需形成合力:一是子女應多給予老年人精神上的關懷;二是加強社區醫生、基層保健人員隊伍建設,加強社會心理干預,有效緩解老年人的抑郁程度,改善生活質量,及時對社區老人進行情緒篩查,及時發現情緒障礙者并進行社會心理干預;三是相關部門多組織老年人參加各種健身和娛樂活動,讓老年人結識新朋友,培養更多興趣、愛好,讓老年生活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