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面臨的任務就是怎樣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能夠為高校大學生的成長助力,為他們加油,為他們美容。”陳寶生說,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抬頭率不高,人到了心沒有到,是因為內容不適應學生的需要。主要可能是“配方”比較陳舊,“工藝”比較粗糙,“包裝”不那么時尚。所以親和力就差了,抬頭率就低了。
陳寶生認為,解決思政課的問題需要做到四點。第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要引導大學生學習黨的基本理論,要把這種學習注入實踐的活力,充分運用實踐中群眾的豐富創造。要和實踐結合起來,讓他們感受到理論來自于實踐,是能夠指導當代中國的實踐。理論和實踐結合,才能筑起一個“同心圓”。
第二,育德和育心相結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對學生加強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讓他們能夠在學校健康成長,同時引導大學生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幫助他們健康成長,修身養性。要把育德和育心結合起來,讓他們成長為健康的人,全面發展的人。通過思想政治工作,通過這樣一種教育,讓大學生修筑起一座承重墻,將來走向社會能夠承重,能夠經得起各種考驗。
第三,課內和課外相結合。課堂內一定要改革思政課的內容、授課方式。內容沒有針對性,授課方式不適應,學生就不愛聽。現在的學生高中畢業進大學,校門對著校門,一開始就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他會很茫然,理解不了。所以課堂內要改革,今年要打一場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課堂外,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大學生浸泡在文化中成長,這樣才能得到滋潤。這樣就能給他們建立起思想交流的立交橋,思政課肯定能夠得到改善。
第四,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線上就是運用好信息化手段,運用好網絡陣地,給他們輸送正確的營養、健康的營養。線下就是要通過各種制度安排和健康的活動載體,讓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創造性,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