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村是白澤湖鄉唯一的貧困村,為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該鄉黨委充分發揮統戰力量,著力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引導和動員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經濟實力比較強的非公有制企業,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工作,在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推廣電子商務等方面,為助推貧困村貧困群眾如期脫貧注入了新的活力。
“公司+貧困戶”聯動模式促脫貧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該鄉積極探索,結合貧困村實際,最大程度地發揮致富能手、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農業大戶、非公黨組織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幫帶作用。其中最為突出的屬龍華村“長林露天蔬菜基地”,該村結合“雙培雙帶”工作的開展,成立長林露天蔬菜“雙培雙帶”示范基地。采取“公司+貧困戶”實時聯動的模式,吸納貧困戶到基地學習蔬菜種植專業技術。在“先學后帶”之后,先后共計有十戶貧困戶種起了露天蔬菜,走上了脫貧之路。為增加貧困人口收入,該村還主動為企業和貧困戶鋪路搭橋,光明禽業及恒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先后流轉土地200余畝,擬新建現代規模生豬養殖場及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產業的發展,不僅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還增加了他們就業的機會,貧困戶增收渠道得到拓展。
打通農村道路暢通“最后一公里”
龍華村被破罡湖三面環繞,各村民組道路像樹枝一樣連接著村中主干道。主干道近年已修了水泥路,村民組道路依舊還是砂石路,坑坑洼洼,嚴重影響村民日常出行。2016年該村借助農村道路暢通工程修建這一有利契機,積極動員修建羅灣、旗桿、馬咀、大咀4條村民組道路,然而除去上級配套項目資金,村里還要自籌約100萬元,這對于貧困村來講壓力不小。在外經商的龍華村外嫁女王小雪聽說家鄉修路,個人捐資20萬。受益人口人均出資50元,宜秀區3家結對幫扶單位也給了真金白銀的支持,資金逐步籌集,打通了貧困村農村道路修建的“最后一公里”。
“互聯網+”培訓助脫貧
為了進一步做好精準扶貧工作,加快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該村積極協調組織和沐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同志為轄區有意向進行網上銷售的貧困戶進項網上售貨業務培訓,為貧困戶答疑解惑,通過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培訓班,有助于龍華村民科普電子商務知識,深入了解網絡銷售渠道,加快基層電子商務發展步伐,促進農村有志之士實現創業夢。共計有80余名貧困戶參加了電商進農村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