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緊緊圍繞筑“基點”、抓“重點”、破“難點”、增“亮點”的創建思路,不斷夯實基礎,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對標創建,補強創建短板,強力提升創建成效和水平。
筑基點,完善工作機制 。首先 建立組織領導機制。自4月底開始,該區迅速成立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宜秀區指揮部,由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任指揮部指揮長,下設辦公室及六個專門工作組,分工負責,全面推進;成立“6+X”創文工作專班,建立由6個“鄉鎮、街道+3個平臺+區級相關部門+社區”構成的宜秀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專班,專班涉及全區108個單位,238名聯絡人員。其次,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形成全區整體聯動、協調推進的創建工作格局,對照測評體系內容,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細化分解目標任務,制作任務清單,建立動態管理機制、蹲點督導機制,為該區創文工作推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再次,建立督查考核機制。按照“督查、督辦、反饋、復查”工作方法,建立層層督查機制,采用“條塊結合”的方式,充分調動6個鄉鎮(街道)、3個平臺、58個牽頭單位、6個創建工作組指導并督查本轄區、本領域、成員單位創建工作。出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宜秀區工作考核辦法》和《安慶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宜秀區工作問責追究辦法》,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
抓“重點”,落實對標創建 。強化環境衛生整治。全面部署全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以“找短板、找原因,早行動、早整改”為原則紛紛落實行動,區文明創建聯合執法大隊和各鄉鎮、街道全面加強責任區范圍內的清掃保潔和垃圾轉運力度,并由治理辦、創建辦聯合成立專項工作組、專項督查組,落實每日督查,每日通報、限時整改,全面整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區、廣場、景點垃圾等環境衛生。強化創文宣傳引導。著力提升群眾“四率”,借助《安慶日報》等各種載體、平臺進行宣傳,深入社區開展入戶宣傳,采用知識競賽、廣場會、樓棟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向廣大村(居)民宣傳創文知識,發放宣傳資料40萬余份;著力營造宣傳氛圍,按照“統分結合”的工作方式,制定《宜秀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社會宣傳工作方案》,實現轄區點位創文公益宣傳全覆蓋。深入開展落實行動。落實任務分解,多次專題召開工作推進會,全面落實“四項明確”,即明確責任單位、明確工作任務、明確工作要求、明確工作實效,突出抓好行動“三個有”,即行動方案要有操作性、行動過程要有實效性,行動結束要有效果性,重點對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城市“牛皮癬”、占道經營、社區環境、硬件設施、建筑工地亂像、食品安全等開展集中整治,深入開展文明勸導、五星級文明戶評選等群眾群參與活動,同時,建立工作推進臺賬,推進各項行動取得實效。
破“難點”,補強創建短板。深入開展難點整治。自4月底以來,宜秀區堅持問題導向,對標找差,針對測評中暴露的薄弱環節和群眾反映強烈的14個突出難點問題,繼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全力以赴清除“盲點”、打通“堵點”、治理“亂點”,著力營造精致、細膩、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通過對標施策、主攻難點、補強短板、精準爭創,截止5月31日,全區現已銷號10個突出難點問題,并徹底改變了宣傳氛圍不濃、基礎設施不完善、環境秩序不整潔、志愿服務不到位的短板,大大提升了文明創建知曉度、參與度、美譽度。點上短板改觀顯著。截止5月31日,官圣公路、高速北出口、三義瓜果市場等重點區域和地段通過增派人員,輪班值守,做到全天候、無縫隙管理,占道經營、出店經營現象已經消失;大橋街道辦事處同慶北苑、葉祠南苑、祥盛3個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已經完工,臟亂差現象已經徹底消失;對轄區施工工地、閑置地塊等區域采取封閉式管理,采用磚砌圍墻遮擋,并制作公益廣告,相關工作已經提前全部完成;光彩大市場臟亂差專項整治工作已經提前完成內部基礎設施提升。面上短板措施得力。截止5月31日,市容環境集中整治強化了背街小巷、集貿市場、城鄉結合部、公共場所等區域管理力度,切實整治沿街叫賣、亂扔垃圾等頑疾;社區小區集中整治除了整治不文明現象外,還提升了小區硬件改造并加快社區各類功能室建設;文明旅游集中整治開展了百姓“隨手拍”活動,建立了文明勸導員和監督員制度;窗口單位集中整治以政務大廳、營業網點、車站機場、出租車等為重點;多管齊下,通過加大執法力度、開展文明勸導等措施集中整治交通秩序。
增“亮點”,提升創建水平。截止5月31日,宜秀區文明創建已經展現亮點特色精彩紛呈的良好態勢。融入宜秀書畫文化,打造主題走廊。深度融合宜秀深厚文化底蘊,創新打造中國書畫之鄉文化主題走廊。中國書畫之鄉文化主題走廊為五橫鄉環五橫村、曰公村、虎山村、白林村、楊亭村環鄉路一周,全長約10公里,先后投入資金500余萬元實施路面整治、基礎設施建設和綠化改造,投放公益廣告150余套。融合校園文化,創建文明校園。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主題,以文明校園創建為主線,建成文明校園示范校區級3所、市級3所;通過宣傳欄、黑板報、校園廣播、傳唱《世紀的約定》等形式,全面開展社會主義24字核心價值觀和新《中小學生守則》的教育,師生誦記率100%;實施了校園周邊治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誦記、校風建設等五大專項行動,發放宣傳資料3萬余份,做到了師生知曉率、參與率100%。創新活動形式,調動全民參與。開展“3D大聯盟·文明交通行”系列活動,調動“老、中、青”三代人組成的“夕陽紅”、“綠馬甲”、“小黃帽”三支志愿的服務隊伍定期開展文明交通宣傳;開展“小手牽大手”活動,以學生帶動家長的形式,共同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在全市率先創辦“四點半課堂”,整合社區“五老”人員、黨員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等志愿者群體,用愛心填補90分鐘空缺。
創建“國考”日益臨近,正值市第三方測評檢查之際,宜秀人信心百倍,上下齊心協力,抓細抓小抓實,全面精準發力,堅決打贏創建攻堅戰 。
(蔣龍友 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