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扶貧路:心系先鋒群眾 爭當扶貧先鋒
日期:2018-12-27 16:21:55 來源: 點擊:
我叫吳義貴,是白澤湖中學的一名普通數學老師。今年9月份,作為宜秀區脫貧攻堅“百干下基層”駐村專班的一員,我被安排到先鋒村開展扶貧工作,從此,我的一顆心就和先鋒村的貧困群眾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當好排頭兵、做好領頭羊,沖在隊伍前頭,拿出足夠的耐心、細心和決心,和群眾打成一片,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真正為貧困群眾做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

在學校開展教學工作中,我要求學生學習時做到“四到”: 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在先鋒村開展扶貧工作時,我同樣要求自己做到“四到”: 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一、眼到:入戶排查,注意觀察。農戶家中一切與“兩不愁三保障”相關的細節我都認真觀察,看房子有無漏雨、裂縫、歪斜,看廚房是否有柴米油鹽醬醋水,看衣柜四季衣服和被子,看家具電器生產工具,看農戶身體是否健康,看孩子是否上學,看他們的人居環境,看戶檔資料是否齊全等等。
二、手到:做好記錄、著手解決。我專門準備了一個本子,記錄每天走訪的所見所聞、貧困戶所思所盼。對走訪時發現的貧困群眾的急需解決的問題,及時和村里會商,第一時間解決問題。比如大安組的高傳仁,由于種種原因,家里環境衛生比較差,我把情況向村兩委反映后,村領導特別重視,村書記張啟扎冒雨帶著我們趕到他家,利用一上午時間把他家里里外外的環境衛生搞得干干凈凈,以實際行動溫暖了貧困群眾的心。
三、口到:多問巧問、及時提問。由于職業的關系,從前我面對學生比較多,和普通群眾打交道少,缺乏和貧困群眾溝通交流的經驗。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于是,我主動向我的搭檔以及村里的干部學習和困難群眾溝通的技巧,漸漸的,我在多問中學會了巧問,不僅掌握了有用的信息,而且拉近了和困難群眾之間的距離;每天下午,我都認真梳理當天走訪排查時獲得的信息,對有疑問的地方及時向村里提出,并在會上會商解決,促進整改。
四、心到:細心耐心、與群眾心貼心。可能是由于當老師的關系,我比別人多了一些細心、耐心,在走訪中,我細心挖掘脫貧攻堅關鍵點、耐心傾聽困難群眾的訴求,盡最大可能幫助貧困戶解決難題。比如方在圩戶,可憐他單身1人,因肺癌晚期在市立醫院住院,孤苦無依,十分無助。得知這一情況后,我和村領導商量了一下,直接帶著慰問金去醫院看望他。盡管如今他已因病去世,但我至今還記得我們去看他時他那感激的眼神,我也深深明白了,原來幫扶幫到貧困群眾心里去才叫真幫扶!

回首這三個多月的扶貧路,雖然充滿艱辛,但我無怨無悔!三個多月來,我和駐村專班搭檔共走訪了先鋒村47戶貧困戶、35戶邊緣戶、187戶一般戶,在遍訪先鋒村的過程中和村民建立了一定的感情,一顆心始終和先鋒群眾在一起!三個多月來,我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風里來雨里去,沖在扶貧前線,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沉下身子摸實情、扎下根來找“藥方”、彎下腰去“挖窮根”,爭當脫貧攻堅工作的先鋒!(宜秀區“百干下基層”駐村專班成員吳義貴口述 白澤湖鄉方文玲、胡碧娟整理)
上一篇:白澤湖鄉芭茅村:做實非公企業扶貧 推進鄉村振興
下一篇: 品味經典 潤澤童心——月形小學舉行經典古詩文誦讀比賽暨元旦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