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今年3月份開始,五橫鄉啟動全民增綠行動月,大力開展振興鄉村綠化行動,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發展目標。
四靈山水,春意盎然;綠樹成蔭、四季花香。每年這個時候,五橫鄉廣大干部群眾自覺履行植樹造林義務,共建共享顏值高、氣質佳的美麗家園,城鄉綠化成績斐然。截止2017年底,全鄉森林覆蓋率超過66%(除水面),各類綠化造林0.4萬畝,退化林修復0.18萬畝,封山育林0.5萬畝,森林撫育0.5萬畝;鄉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超過4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平方米。
我栽樹你乘涼,共建“綠色銀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參加義務植樹是每個公民的法定義務。前人種樹后人乘涼,我們每個人都是乘涼者,但更要做種樹者。”開展植樹造林、建設美麗五橫,同每個人息息相關。沐浴著和煦的春風,五橫鄉全鄉動員、全民動手踴躍植樹造林,以我們的雙手綠化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守護身邊的每一寸綠色。同時,五橫鄉將三月定為“植樹造林競賽月”,各村(社區)掀起了營林造林的競賽熱潮,在中國秀園、龍云生態園、“青山白化”治理點、集鎮道路沿線、各村林場等地植樹造林1200畝,栽種茶樹、獼猴桃、葡萄、黃山欒樹、紅葉石楠、桂花特色經濟林及綠化苗木。伴隨著一棵棵樹苗茁壯成長,一片片綠色成蔭成林,建設美麗五橫變成一種生活方式,生態紅利進一步催生了自覺行動。
林長制河長制,守護“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實施河長制和林長制以來,五橫鄉實現了讓每一條河都有一個“河長”,每處山每片林都有自己的“林長”,讓一河一湖、一山一坡、一園一林都有專員專管、責任到人。“山上種上了樹,山下新修了路,村口有了休閑廣場,生態環境美了,站在家門口就可以欣賞到風景”,這是每一個五橫人發自內心的感想。林長制、河長制提供的優質生態產品也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五橫鄉也日益成為百姓生活幸福、市民慢步休閑的城市花園。
農業產業化,打造“綠色金融”。優越的地理環境、良好生態環境吸引眾多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建設,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和林業專業合作社落戶,鄉村生態優勢已經轉化為發展生態經濟的優勢。今年,五橫鄉已擴建茶園近1000畝,栽種獼猴桃200畝,800畝郁金香園即將迎春怒放。通過林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大力發展名特優經濟林、森林生態旅游、森林食品、珍貴樹種、中藥材培植和林下經濟等新興農業林業產業,一批規模大、效益好、帶動力強的現代林業示范區和產業示范基地已成為林業經濟增長的主力軍,綠色生態產品和綠色服務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這里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四季有客,這里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這里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加幸福美好。一直以來,五橫鄉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通過造林綠化和森林保護大力抓生態文明建設,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在今年的植樹造綠中,最多的還是經濟林木。側重植樹造林與振興鄉村戰略發展富民產業結合,以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助推精準脫貧,實現綠色富民。”該鄉相關負責人表示。
(王 平 錢凱 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