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楊橋鎮余墩村是生豬養殖集中地,在全鎮36戶規模養殖戶中占22戶。2017年7月31日,隨著楊橋鎮石塘湖綜合整治項目禁養區范圍規模養殖戶全部簽訂協議,36戶規模養殖戶1.5萬平方米圈舍全部關閉。
謝玉德是其中規模養殖戶之一。“剛開始家里資金有限,雖每年出欄生豬300頭以上,但沒有形成規模化養殖場,大多數養殖場的糞便、污水的貯運和處理能力不足,設施簡陋,造成周圍環境嚴重污染。可又沒有別的本事,雖然養豬又臟又累,還是堅持在干。”說起養豬影響了環境,謝玉德也很無奈。
楊橋鎮畜牧獸醫站站長胡善國告訴記者,禁養區劃定之前,余墩村生豬存欄量達5000多頭。由于沒有排污管道,規模養豬場露天堆放的污水經過雨水沖刷都流進了石塘湖,嚴重污染了水質。到了夏天,村里氣味難聞,村民們連窗戶都不敢開。
宜秀區有三大水系,破罡湖水系、石門湖水系和菜子湖水系。石塘湖屬破罡湖水系,與破罡湖相連,湖水通過破罡湖通江閘流往長江。
2017年,石塘湖備用水源地建設和綜合整治拉開帷幕。禁養區規模養殖戶們統一關閉或拆除了圈舍,變賣了存欄畜禽,紛紛轉型。謝玉德也開始謀求新的發展,把目標瞄上了賞花經濟。
摘掉養豬場的牌子,掛起了謝家花香園的招牌。謝玉德花費大量資金把拆除的豬舍進行了改造,同時購置了大批盆景花卉苗木,請專業園藝師對苗木進行修剪、做造型,向他們討教經驗,學技術、學手藝。
謝家周邊生活環境出現大反轉——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到了春天,滿園的杜鵑花都開了,各種盆景苗木爭相吐出新芽。
“感謝石塘湖整治這次東風,讓我破釜沉舟,順利轉型。雖然盆景的收益不如養豬快,但是環保的,沒有污染,作為生活在石塘湖邊的人應該支持。”謝玉德說。
(常艷 李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