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之 以理服之 以助暖之 ——宜秀區綜合施策多措并舉 積極化解信訪案件
日期:2018-03-01 16:34:42 來源: 點擊:
城市的發展伴隨著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在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和糾紛。一些問題復雜多樣,有效處置化解這些問題,是保障區域環境和諧穩定的關鍵。宜秀區高度重視信訪積案的化解工作,綜合施策、多措并舉,成效顯著。
潘某某為大龍山鎮居民。2016年大龍山鎮啟動了一批棚改征遷工程,潘某某的家和其經營的店鋪就位于棚改紅線范圍內。當時,在棚改工作人員的宣傳引導下,潘某某表示理解并擁護棚改政策,隨后大龍山鎮對其住房和店鋪進行了拆遷并嚴格按照政策予以補償。然而拆遷后,潘某某多次到政府反映,其拆遷后失去了收入來源,生活困難。
經過核實,潘某某及其妻子均屬殘疾人,家中有一對年邁的父母需要照顧,孩子尚在哺乳期,需要奶粉喂養。棚改拆遷后,家庭人員無業無經濟收入來源,生活負擔重,其反應的問題基本屬實。
了解該情況后,大龍山鎮第一時間與潘某某取得聯系,鄉鎮干部積極奔走,多次對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他解決一些燃眉之急。區級領導也多次帶案下訪,接待協調,并結合走訪慰問等活動,送上黨和政府的關心和幫助。
針對潘某某的實際困難,區級層面成立專人專班,研判化解。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區、鎮、社區均為其落實了相應的惠民政策,2016年7月,區民政部門為其申辦了(智力二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并辦理了低保等,潘某某的生活得到了進一步保障。
針對潘某某反應的創收訴求,區殘聯結合“萬人就業”活動,動員了社會力量,資助其創業。鄉鎮和社區委工作人員也多次出面、奔走協調,協助潘某某在轄區范圍內盤下了一套門面,并幫助潘某某對門面進行裝潢,2017年年底,潘某某門面新店開張,信訪事項最終得到圓滿解決。
【筆者手記】
潘某某的案件,從前期棚改征遷,到后期信訪案件化解,整個過程均是嚴格按照法規、政策的要求陽光操作。潘某某家庭生活困難有目共睹,但政策的執行要實事求是,黨委和政府并沒有因此在政策落實上為其“開后門”。
可如果領導干部對群眾訴求漠不關心,不聞不問,再簡單的問題也難以解決,最終矛盾只能愈演愈烈。該案件的化解,正是全區上下一心、以人為本、真心為民、實事求是的體現;是殘聯、民政、基層政府等多部門,各負其責、互相配合的工作成果;也是近年來,宜秀區推進干部作風進一步轉變的有力體現。
(李賢文)
上一篇:【新春走基層】處處春意處處歌
下一篇:章松率隊開展專題調研活動時指出 聚焦實體經濟 關心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