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產業扶貧+“造血”扶貧 闖出脫貧致富新路子
日期:2019-11-11 15:54:43 來源: 點擊:
近年來,宜秀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發展的頭等大事和首要民生工程,集中資源、集中力量,全力實施產業扶貧的同時,開展“造血”式扶貧,引領百姓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正是得益于稻田綜合種養扶貧基地的建成,宜秀區楊橋鎮螺山村貧困戶李玉峰每年有了穩定的收入。李玉峰告訴記者,過去他家里4的畝田,流轉后一年租金才1600塊錢,日子過得緊巴巴。今年,村里將流轉的田地全部實行稻田綜合種養,自己在基地養魚,一年收入相當可觀。
宜秀區楊橋鎮螺山村貧困戶李玉峰介紹說,以前我家幾畝田一年租金只有千把多塊錢,現在村里流轉過后,并且在這里打工,一年增加收入四五萬塊錢。宜秀區楊橋鎮螺山村黨總支書記 張兵說, 我們螺山村在脫貧攻堅這一塊,產業發展這一塊主要還是發揮做活水文章,利用我們當地的優勢的資源,來帶動我們85戶的貧困戶就業和創業。
脫貧攻堅以來,螺山村采取“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新模式,流轉低洼水田1700多畝,實施“稻漁綜合種養”、“稻蝦連作”、“特色池塘養殖”,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在帶動就業脫貧的同時,貧困戶實現收益分紅。
宜秀區楊橋鎮螺山村黨總支書記 張兵說, 我們今年由于把這個稻田綜合種養和特種水產養殖這一塊創造的利潤提取了11萬,分配到我們85戶貧困戶頭上。
產業扶貧,拔去了“窮”根。而“造血”扶貧,則實現了穩定增收。在宜秀區楊橋鎮楊橋社區扶貧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為無菌手術衣有序地作業,讓不少當地的貧困戶在家門口也能掙上錢。宜秀區楊橋鎮楊橋社區貧困戶 王美麗說, 我帶著我女兒,以前在家里干農活,也掙不到幾個錢,生活很苦,自從辦了這個廠,生活有了改善,經濟上也寬裕了一點,一個月也能掙到兩千左右。宜秀區楊橋鎮楊橋社區扶貧車間負責人朱攀峰說, 他們貧困戶在我這里,最高的一年能拿到3萬塊錢,少的他們也能拿到2萬塊錢,在家里也照顧著家。
為改變產業扶貧單一現狀,宜秀區經過深入調研謀劃,在每個鄉鎮(街道)著力打造“一鎮一園”扶貧產業園,每個園區按照投資規模3000萬元建設,帶動全區70%以上貧困戶,通過“育主體、強帶動、保持續”,拔去了“窮”根、實現了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01%。
(方華 鄒星星)
上一篇:宜秀區舉辦第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
下一篇:宜秀區重點項目調度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