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湖鄉芭茅村:白茶基地促就業 勞動致富助脫貧
日期:2020-04-02 23:07:09 來源: 點擊:
春日時節春耕忙,茶葉種植正當時。近日,白澤湖鄉芭茅村白茶基地基地里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勞作景象,村民們正在忙著栽種茶樹樹苗。
近年來,芭茅村依托自然環境優勢,積極探尋助農增收的脫貧新路,將“輸血式”扶貧轉化為“造血式”扶貧,讓“造血式”扶貧從“小打小鬧”向“整體連片”式發展,大力發展地方特色農業,做大做強做優白茶基地,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
開發白茶產業,打造創新模式
“芭茅村積極引進‘安吉白茶’、‘黃金芽’等優良品種茶葉,引進的品種具有抗病能力強、成活率高、生長快、產量高等特點。”芭茅村主要負責人介紹,該村通過資金補貼、技術引進、技能培訓等多種方式幫助當地貧困村民進行白茶試種,推廣種植,大力發展白茶產業。同時,將“安吉白茶”等優良品種茶葉及種植技術一起“交”給農戶,為農戶在種植的過程中提供全程技術服務,減少因有機肥料和病害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
筆者了解到,茶葉種植產業鏈條短的制約致使產業發展潛力難于發揮,該村通過“公司+種植基地+農戶”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增強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千家萬戶擺脫傳統型的種植方式,提高科學種植水平,強化商品意識,使茶葉種植健康、持續、快速、有序發展。
開展技術培訓,解決“扶貧”就業
帶動就業將成為項目助農增收的重要途徑,白茶基地切實解決了任文華等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任文華上有七十的老母親,下有十幾歲的女兒在校讀書,丈夫也患有鼻咽癌多年,喪失勞動能力,為了照顧家人,任文華不能出遠門打工。“在家門口就業就是好,既能照顧家里老小,還能掙錢,我現在每天在白茶基地里補苗、除草、施肥、剪枝、培土,一天80元的工資。感謝村里幫助我解決了就業難題。”2016年脫貧戶任文華一邊熟練地種著茶樹,一邊介紹著自家的情況。
據悉,芭茅村還對種植戶進行全面而有效的種植技術培訓,推廣使用品種改良,先進種植技術。自項目啟動以來,通過技術培訓的方式間接帶動周邊農民150戶、300名農民從事茶葉種植,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并常態化開展培訓,組織農戶學習茶葉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知識。
開啟規模種植,增加經濟收益
“貧困人口是項目發展的受益者。”芭茅村主要負責人說道,白茶基地項目落地后村經濟收益增加11.73萬元,資產收益直接帶動28戶貧困戶受益。
王美鳳是芭茅村白茶基地的受益者之一。“我因為身體不好,體力活干不了,手上活還勉強,有時間就在白茶基地里除除草、施施肥,再加上土地流轉費、資產收益分紅,一年下來,總有萬把塊錢的收入。”王美鳳笑著告訴筆者。
站在芭茅村的田埂上,放眼望去,茶園輪廓分明,茶苗長勢喜人。“目前,白茶種植二期項目前期的論證工作已經結束,現已掛網招標,擴大種植規模,力爭品牌效應,做強做實經濟社會雙推動。”談起茶園的建設,芭茅村支部書記張金生的“工期表”清晰了然。(劉憶萍 王新)
上一篇:白澤湖鄉黃石村:用活小額信貸 助推精準脫貧
下一篇:月形小學:網上祭英烈 深情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