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促發展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芭茅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推進集體經濟發展,采取“支部+公司+農戶”的產業模式,將貧困群眾組織起來“抱團發展”,引領企業與脫貧戶建立起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村依托安徽藝之峰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打造引領脫貧致富的新引擎,著力加大貧困家庭產業扶持力度,落實扶貧上由“輸血”向“造血”轉變,在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解決貧困戶就業的同時,提高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技術水平,為脫貧致富打下扎實的基礎。
黨群互聯聚民心
芭茅村黨支部堅持從實際出發,通過搭建黨群互聯平臺、整合社會力量,強化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新模式,把就業扶貧和黨支部建設結合起來,把黨支部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戰斗堡壘。疫情期間,為做好貧困戶返崗就業工作,采取黨員結對、企業幫扶等方式,解決貧困戶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截至目前,芭茅村已有29名貧困戶實現就業,安排4名脫貧戶從事扶貧公益性崗位,努力把因疫情影響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防止已脫貧戶因“疫”返貧。
帶動就業惠民生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芭茅村把基礎設施提質改造和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增設專項扶貧資金,積極推進林區山路與村內戶道改造。同時,持續加大產業幫扶力度,加快建設白茶基地。”芭茅村黨支部書記張金生表示,白茶基地項目落地后村經濟收益增加11.73萬元,資產收益直接帶動28戶貧困戶受益,并解決了任文華等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在家門口就業就是好,既能照顧家里老小,還能掙錢,我現在每天在白茶基地里補苗、除草、施肥、剪枝、培土,一天80元的工資。感謝村里幫助我解決了就業難題。”2016年脫貧戶任文華高興地說道。(韓安晴 劉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