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eig22"></strike>
  • <ul id="eig22"></ul>
  • <samp id="eig22"></samp>
    <strike id="eig22"></strike>

    首頁 > 社會民生 > 正文

    科學抗疫——一堂公眾科學素養課

    日期:2020-12-11 11:28:16   來源:   點擊: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南丁格爾志愿護理服務分隊志愿者在門診候診大廳演示如何正確戴口罩。
      新華社發
      曾在疫情期間因一張“陪你去看夕陽”的照片走紅網絡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王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上參觀。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病毒阻擊戰,也是一次全面展示公眾科學素質的大考。
     
      疫情之中,中國抗疫成果舉世矚目,公眾相信科學、依靠科學的科學素質,同樣是社會空前團結抗疫的重要武器。
     
      近年來,中國大力推動科學普及,公民科學素質水平持續提升,目前已達到創新型國家水平。
     
      
     
      科學素質是走出危機的基石
     
      近日,于北京舉行的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上,來自全球23個國際、國家和地區的科技組織代表、政府領導與相關領域頂尖專家齊聚一堂,就公眾科學素質與科學抗疫等主題展開對話。
     
      “中國人民的公眾科學素質,是我們走出疫情危機的重要基石。”中國科技協會常務副主席懷進鵬在談及中國的抗疫經驗時表示,公眾的科學素質對于解決疫情等人類共有危機具有重要意義。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中國采取科學防疫措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抗疫成果。這其中,相信科學、依靠科學、理解科學,社會空前團結,是中國防范疫情危機的重要武器。
     
      在團結全社會抗疫的過程中,中國科技工作者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撰寫科普文章,到通過各種方式向公眾普及防疫知識;從身先士卒前往抗疫一線,到后疫情時代為經濟社會貢獻力量——中國科技工作者為社會理解科學、理解知識,理解中國在防疫中的基本舉措作出了重要貢獻。
     
      “沒有疫苗、沒有特效藥,但我們有中醫藥一樣能解決問題。”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介紹了中醫藥防治疫病的豐富經驗、系統理論和實際效果。他說,新冠肺炎疫情是中醫藥守正創新、傳承精華的生動實踐,加深了人們對傳統醫藥的信心。
     
      “病毒不分國界、疫情不分種族,全人類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戰而勝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張伯禮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此前也指出,此次疫情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要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我們通過社區聯防聯控策略迅速地遏制疫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會各界在醫學科普上的大力投入,讓公眾消除了恐慌情緒,并且理解和遵守各種防控措施,從而有效地應對了疫情。”他說。
     
      疫情中,科學中心和科技場館成為應急科普的重要場所。在此次大會“新形勢下科學中心的服務與發展”專題論壇上,多國專家介紹了各自的經驗。
     
      受疫情影響,中國科技館今年兩次閉館,時間長達百余天。中國科技館副館長龐曉東說,在特殊時期,除了做好線下和線上的展覽外,中國科技館還在線發起了“科學實驗挑戰賽”,全國參與科技場館數量達357家、收到作品1.5萬件。豐富的科普活動緩解了孩子們長期居家的心理壓力,也讓科技館找到了同公眾交流的更好方式。
     
      中國民眾對科學的信任度最高
     
      在全球范圍內,新冠肺炎疫情也讓更多人認識到科學防疫抗疫的重要性。
     
      以色列工程師、建筑師技術科學畢業生協會董事會主席埃胡德·梅尼帕斯說,該國近期開展的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疫情期間有81%的受訪者有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超過50%的民眾配合政府或地區防疫工作,關注科學教育的人群增加了1/4,有1/3的受訪民眾相信疫情可以提高人們的科學素養和科學普及率。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龔克認為,此次疫情凸顯出科學研究與公眾科學素養互相促進的作用。一方面,科學家有義務解答公眾疑問,引導人們關注事件背后的科學道理,贏得公眾信賴。另一方面,公眾的理解和支持也會激勵科學工作者作出更多創新成果。
     
      在缺乏科學知識的地方,恐慌就會聚集、謠言容易四起。專家表示,在疫情之初,由于對病毒的認知不足,在防疫領域出現了不少謠言。與此同時,社會對口罩、防護服等基本的醫療隔離和救治等內容卻是極其缺乏的。
     
      “對于一個完全不知道、不確定的內容,大家感覺到知識少、辦法少,恐懼多、謠言多。面對這樣的現實,社會需要理智、信任,也需要合作。”懷進鵬說,為此,中國醫護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真實的科學信息,用科學知識解決謠言和恐慌問題,讓公眾看到危機是可以避免和應對的,也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的。
     
      在應對疫情危機的過程中,中國近年來推進公眾科學素質建設的努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懷進鵬表示,20年來,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有效提升,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從21世紀初的不到2%,到現在超過了10%。
     
      按照國際標準,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邁入10%大關,是一個國家進入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標準。近日,3M公司在全球11個國家所做的科學現狀指數(SOSI)調查也顯示,中國受訪者對科學的信任度居于首位,科學的重要性受到了更廣泛的認同。
     
      專家表示,中國大力推動科學普及,在政策制定、政府支持和社會參與方面,實現了最大程度的有效支持,為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奠定了重要基礎。與此同時,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科技研發所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科學素質、科技創新和現代教育形成了有機整體。
     
      建立全球性公眾科學素質平臺
     
      在疫情防控取得成果的同時,中國也積極向全球傳遞防疫經驗和知識。
     
      懷進鵬說,中國科協與240多個科技組織進行聯合,推廣疫情防控經驗;推動全國170多家期刊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論文數據庫的建設,將中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與全球科技工作者共同分享;將疫情防控和提升科學素質的相關措施,用英語、德語、日語和韓語等語言,向20多個國家和有關組織進行推薦。
     
      面臨共同的疫情挑戰,各國專家呼吁,全球應攜起手來,共同應對,提升全球民眾的科學素質。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再次證明,人類是相互依存、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我們應當堅持多邊交流、堅持開放合作、堅持共同發展,攜手推動世界公眾科學素質提升,為抗擊疫情和推動經濟復蘇做出更大貢獻,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多實踐探索。
     
      “科學是一門全球性的‘語言’,無論身在何處,我們都能看到同樣的科學現象和規律。”新加坡科學中心館長林直明說,新冠肺炎讓人們意識到科學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未來,科學在推動世界和平、凝聚共識、塑造社會行為等方面的作用將愈發凸顯。
     
      對于科技中心和科技館的機制建設,龐曉東表示,建議充分發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作用,建立全球科學中心和科技館共同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應急機制。
     
      馬來西亞科學院首席執行官哈扎米·哈比卜表示,希望建立世界性的公眾科學素質研究機構,在疫情防控等方面進行合作,將最新的科學信息帶到馬來西亞,并及時分享給公眾。
     
      懷進鵬則建議,加強全球的開放信任與合作,建設公民科學素質的規范和數字平臺及相應的行動計劃,推動公眾科學事務制度的分享、經驗和模式的理解和共同促進,為人類美好社會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責編:楊光宇)
    來源:人民網

    上一篇:我國首顆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計劃后年發射

    下一篇:寒潮藍色預警繼續發布:江南華南等地將降溫6~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免费小视频|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免费观看 | 丰满岳乱妇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2019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hs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韩国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欧美交换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97人妻人人揉人人躁人人|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www.尤物在线| 小泽玛利亚在线观看国产| 三级国产4国语三级在线|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果冻传媒电影免费看| 亚洲一二区视频| 最近在线中文字幕电影资源|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 药店打针1_标清|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r精品在线|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在厨房里被挺进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天堂新版资源中文最新版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