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強國】宜秀區大龍山鎮:扶貧小菜園 共享田園夢
日期:2020-04-17 11:03:59 來源: 點擊:
“住在城里,過上城里人生活,當然很好。不過,對于習慣了自己種菜吃的農民,生活習慣上一時很難接受,生活成本也會有所增加。對于貧困群眾來說,尤其如此。”4月3日,在宜秀區大龍山鎮永安社區扶貧小菜園里,該社區黨支部朱龍林道出了建立這個小菜園的初衷。“為給貧困群眾減少家庭開支,增加收入,我們將轄區20畝閑置土地利用起來,對其進行開荒,新建了這個扶貧小菜園。”
4月3日上午,22名黨員志愿者正在這個小菜園,開挖溝槽,焊接水管,鋪設澆灌管道。為幫助貧困戶解決灌溉難題,確保扶貧小菜園早日發揮作用,永安社區黨支部積極聯系安慶供水集團機關黨支部和慶寧分公司黨支部,共同開展黨建志愿活動。安慶供水集團、慶寧分公司投入3萬余元項目物資,并組織黨員志愿者為永安社區20畝扶貧小菜園免費安裝灌溉輸水管道,援建扶貧小菜園噴灌系統,助力脫貧攻堅。

永安社區座落在大龍山鎮西北端,是北部新城發展的主戰場。近年來,永安社區圍繞安慶技師學院新校區、安慶一中龍山校區等重點項目的落戶,實施棚改征遷,服務安慶北部新城建設。截至目前,除規劃區外3戶以外,該社區規劃區內所有居民均已拆遷完畢。
今年以來,為克服疫情給當地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多渠道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該社區兩委創新思路,積極探索,在做好就業扶貧、產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各項工作的同時,積極整合轄區20畝閑置土地,調用農業機械旋耕起隴,建設集生態蔬菜種植、農耕采摘、黨員扶貧實踐為一體的愛心扶貧小菜園。
春節前還是雜草叢生的閑置土地,經過翻新平整后,已經方方正正、整齊劃一,四周還配有溝渠、有機肥池和儲水池。
“我們計劃四月底召開小菜園認種蔬菜地塊會議,為貧困戶和邊緣戶講解扶貧小菜園的相關政策,并征集小菜園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按照一戶一畝,盡快將這些土地分配下去,讓這20畝的扶貧小菜園早日發揮作用。”朱龍林介紹說,即將投入使用的20畝扶貧小菜園計劃分給14戶貧困戶和3戶邊緣戶,采取“自種+結對幫扶”和“代購+代銷”模式,對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采取自種模式,分到土地后,可以自由種植蔬菜種類,日常的除草、澆水、施肥、管理等工作都由自己完成。對于缺乏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該社區則積極發動社區干部和黨員,幫助貧困戶開展義務種植。
待到蔬菜成熟時,社區再通過消費扶貧和電商扶貧,幫助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不僅能夠有效解決貧困戶自家吃菜問題,還能減少家庭開支,增加家庭收入,鞏固脫貧成果。
“這個扶貧小菜園就是好啊!我們的房子基本都拆遷了,大家正愁著沒有土地種菜,社區干部真是想我們之所想,為我們準備好了土地,還說幫助我們銷售。我已經想好了,等育苗培植好了,我就種上黃豆、茄子、辣椒、西紅柿……”作為受益于扶貧小菜園的貧困戶之一,朱家義由衷點贊道。
無獨有偶,大龍山鎮百華社區也于近期將轄區150余畝閑置土地充分利用起來,通過聯手安徽鴻運當頭苗木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栽植冠紅楊60萬余棵,優先安排貧困戶就業。在基地務工的脫貧戶斯華一介紹說,今年他已經在基地上班32天,一天100元,能拿到工資3000多元。
不僅如此,百華社區為有效盤活集體資產,社區整體搬遷至轄區原立新小學閑置校舍辦公,社區綜合大樓實現成功招租,年租金20萬元。在企業入駐社區綜合大樓后,也是優先安排當地2名貧困戶就近就業。
上一篇:【安徽日報】大學生創業甩“窮帽”
下一篇:【學習強國】宜秀區:巧用鄉村大喇叭 奏響“學習強國”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