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日報】宜秀區村均集體收入超百萬
日期:2020-11-30 15:49:49 來源: 點擊:
本報訊 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杭白菊種植基地內20萬株菊花長勢喜人。得益于菊花等產業發展,2019年黃梅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大關。
不光黃梅村,據統計,截至去年底,宜秀區60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6330.8萬元,村均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9萬元,其中8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均突破50萬元,村均集體經濟排名全省領先、全市第一。
近年來,宜秀區把高質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抓手,建立“三級書記牽頭抓、組織部長直接抓、包村干部定點抓、成立專班日常抓”的責任體系;深入推進“一抓雙促”工程,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作為加強黨建的第一要務和各級書記“一把手”工程;優化選配政治過硬、帶領發展能力強的同志擔任基層組織負責人,做到崛起一村、帶動一片。
2017年,該區提出“658”行動計劃,即全區60%的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超50萬元,8個貧困村全部進入強村序列。該區因村施策,打造“一鎮一園”,即“五橫茶園、羅嶺果園、白澤菜園、楊橋花園、大橋工業園、大龍山科創園”,催生了“龍山野茶、七仙黃梅、白澤湖蓮藕”等“一村一品”。
2018年,該區出臺《推進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獎勵辦法》,對村級集體經濟總量超過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的村(社區)分別實行總量獎補,對年度增收超過20%、30%、50%的分別實行增量獎補。每年籌集不少于400萬元資金,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重點項目和重點村(社區)。
在用活政策的同時,該區還探索“山水經濟、服務經濟、旅游經濟、康養經濟”等經濟模式,推動農文旅、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各村帶來人氣、聚集財氣。設立500萬元產業專項扶持基金,走“特色化、差異化、可持續”強村之路,實現白林村茶葉、羅嶺社區小紅稻、新新社區柑桔、龍華村蓮藕、眉山村芡實等產業百花齊放。(全媒體記者 沈永亮 通訊員 方華)
上一篇:【中國縣域經濟報】宜秀區楊橋鎮:守一片寸土 保一方平安
下一篇:【人民網】安徽安慶:祭祀鮮切菊助農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