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宜秀】創新驅動增活力
日期:2020-11-20 15:55:31 來源: 點擊:
“十三五”以來,我區科技工作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貫徹新理念、發展高質量,融入長三角、起跳加速度”的工作主線,全區科技創新活力空前釋放,科技創新能力和創新實力加速提升。
“十三五”期間,全區高新技術企業32家,2020年1-9月,納入高新產業統計的規上企業33家,占比44%,主要聚焦首位食品產業、智能制造、生物工程等重點領域,實現產值16.4億元,同比增長57.96%,占比30%;增加值增速實現59.7%,超目標37.7%;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7件。瑞鉬特公司獲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新材料行業初創組全國總決賽優秀企業獎;泰悅機械、天潤醫用分別獲第九屆中國國創新創業大賽安慶賽區初創組、成長組優秀企業獎,天潤醫用成功晉級全國行業總決賽;國孚潤滑油、中創工程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飛凱光電集成電路電子封裝材料項目等一批高新領域項目先后入區發展。
優化環境 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
政策環境是創新培育的土壤。“十三五”期間,我區積極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出臺了《宜秀區推進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支持瑞夢新區“四新“經濟發展若干政策》,制定了《宜秀區企業創新能力提升三年(2018—2020年)行動計劃》,編制了《宜秀區鄉鎮(街道)科技創新工作考核細則》,為推動全區科技創新和重點改革任務落實提供了政策保障。
精準發力 打造高質量科技創新平臺
科技創新平臺是創新要素的積聚地和發酵池。宜秀經濟開發區擁有博士后工作站;華晶機械、國孚潤滑油、潤普納米分別牽頭組建3家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試點;宇順種業、皖宜季牛分別建立2個農業產業技術研究院;區內企業還建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9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6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安慶智谷創客空間、安慶科碩工場創業孵化器分別通過市級眾創空間、孵化器備案。
主動對接,深化院企院地科技合作與交流?萍己献魇羌夹g創新的催化劑。2018年,上海國家技術轉移聯盟(上海理工大學)安慶宜秀技術轉移工作站揭牌成立,與江南大學共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區內企業分別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武漢紡織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農科院、安慶師范大學等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用協作關系,推動建立雙邊、多邊重點領域的科技創新合作。安慶國家農科園水產養殖物流特色園區龍頭企業皖宜季牛水產公司,是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全國現代漁業種業示范場,以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產系、安徽農科院水產所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建立優質水產品良種創新平臺、水產品健康養殖技術研發平臺、水生動物病害防控信息服務平臺,不斷探索現代漁業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優化資源 科學謀劃科技計劃項目
“十三五”期間,我區科技創新工作以支持企業科技攻關、提升主導產業競爭力、推動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認真謀劃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安徽天潤醫用新材料有限公司“高速解析滅菌殘留的綠色環保易降解包裝”獲得科技部“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立項;宇順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特色紅稻品種選育、推廣與紅米產業開發應用研究”、 安徽省潤普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潤滑石墨烯改性潤滑油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等項目被列入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安慶瑞鉬特金屬新材料有限公司、安慶市中創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的6個項目獲得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立項。“十三五”期間,我區獲得各級科技項目資金支持1020萬元,爭取安慶市科技創新政策資金2860萬元。(撰稿:何青 審核:區科經信局)
上一篇:【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宜秀】用創新發展“金鑰匙”開啟轉型發展新路
下一篇:宜秀區召開“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情況匯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