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宜秀】芭茅村:產業扶貧促發展 黨建引領奔小康
日期:2020-12-09 09:23:23 來源: 點擊:
白澤湖鄉芭茅村位于白澤湖鄉最北端,屬于丘陵地帶。石塘湖水系自西向東繞村而過,省道s228線縱穿南北,整個村莊山環水抱、交通便捷,是一個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的地方。
近年來,芭茅村依托自然環境優勢,注重產業興農,大力發展地方特色農業,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戰略,采取“合作社+農戶”經營方式,通過科技幫扶、實地指導等實現學、產、供、銷一條龍的服務產業鏈,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產業發展,著力將茶葉、四季蔥、水果打造成為本村三大特色扶貧產業。
白茶基地項目落地后村經濟收益增加11.73萬元,資產收益直接帶動28戶貧困戶受益,間接帶動周邊農民150戶、300名農民從事茶葉種植,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產品統一回收,統一包裝、統一銷售,預計每戶每年可增收2000元左右,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在家門口就業就是好,既能照顧家里老小,還能掙錢,我現在每天在白茶基地里補苗、除草、施肥、剪枝、培土,一天80元的工資。感謝村里幫助我解決了就業難題。”2016年脫貧戶任文華介紹說。
經果林基地項目,總投資90萬元,通過公司+農戶的管理模式,實現土地流轉,實行群眾自愿參與。現已完成規劃、土地平整、開溝隆基、苗木采購栽植工序,委托藝之峰園林公司種植、管理、經營60畝蘋果梨。項目建成盛產后,年產優質蘋果梨60噸,實現銷售收入150萬元以上,集體經濟年收益在總投資金額的6%以上,預計三年后村集體收益在總投資額12%以上。
小蔥種植基地坐落于勝利組境內,現有面積140余畝,從事基地務工人員20余人,年產量30噸,產值百萬元。通過學習小蔥種植管理技術,發揮經紀人作用,自銷代銷市內市場,統購市外周邊市場和超市配送,打造互聯網+的銷售渠道,減少中間流通環節,保證產品質量的鮮活期,使產品利益最大化,促使蔥農增收。
日前,芭茅村正積極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基礎設施建設穩固提升,優質化的理念服務正在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提升,社會化管理服務全面推進,百畝茶葉、百畝四季蔥、百畝蘋果梨三大支柱特色產業雛形正在形成,一個宜游宜居美麗新芭茅悄然崛起。(何青 宣程)
上一篇:【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宜秀】做活水文章 全新奔小康
下一篇:【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宜秀】減稅賦能:智慧農業“穰穰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