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山鎮新新社區:黨建引領讓老社區舊貌換新顏
日期:2021-03-11 10:33:23 來源: 點擊:
近年來,宜秀區大龍山鎮新新社區突出黨建引領,開拓創新,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切實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胡金鳳是新新社區“兩委”成員,有著豐富的社區工作經驗,對近年來社區的變化,也有著深刻感受。“從我參加工作到現在,咱們社區的活動室變大了,公共設施變多了,文化活動豐富了,規章制度完善了,社區的氛圍也更加融洽了。”就像胡金鳳說的那樣,如今,走進新新社區寬敞明亮的辦事大廳,計劃生育、民政救助等服務窗口依次排列,工作人員耐心的為前來辦事的群眾答疑解惑,辦理各項事務。“這樣的環境放在多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們是2020年4月搬到這里來辦公的,以前的辦公條件在山腳下,瓦房,一到冬天就非常冷,社區里的設施也非常簡陋。有時候找老百姓了解一些事情,需要挨家挨戶的上門通知,有時候趕上老百姓不在家,就要多跑幾趟。現在有了微信群,有什么事情在群里告知就行,非常方便快捷。”胡金鳳說。
如今,老百姓和社區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了。居民們有的在書畫室里寫字畫畫,還有的在棋牌室里打牌,婦女朋友們還可以在健康小屋聊聊天陪孩子玩玩游戲……這樣和諧歡樂的氣氛也感染著每一個走進社區的人。居民楊菊花說:“這里環境舒適,服務貼心,每天不過來轉一圈,總覺得少點啥。社區還會定期組織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豐富咱們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現在的生活水平高了,我們也更注重精神上的文化需求了”。
今年70多歲的陳老已經在新新居住幾十個年頭了,他是上世紀70年代初期的一名老支書,跟老百姓打了幾十年交道。這些年來,他親眼見證了社區里的大變化。“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條件非常艱苦,屋子里沒有桌沒有凳,都是我們自己做的桌椅板凳。那個時候,我主要負責村辦企業,來回溝通主要靠走,不像現在,咱們社區工作者都是電腦辦公,社區工作也分的非常細,為百姓的服務更加貼心。過去社區工作多在民事調解,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而現在,社區干部的工作職能發生了巨大變化,醫療保險、勞動保障、衛生計生、民政事務等幾十項職能都有社區工作人員的參與。”老支書與現任支書聊著天感慨說。
“一張破桌子,幾個老阿姨。”這是人們曾經對社區工作人員的印象。以前社區干部基本上學歷不高,如今,在新新社區活躍著一大批年輕的新生力量,社區干部有很多是大學畢業生。陶斌斌就是這樣一名新時代的社區工作者,起初有人說是大材小用,認為一個本科生到社區工作,實在不劃算,但他卻不這么認為。“社區是距離百姓最近,聽取百姓聲音最直接的地方,也是辦好群眾小事的關鍵點。現在的社區不僅環境好,我們工作人員服務居民的意識和能力也越來越強,讓居民真正感受到了時代進步的方便和舒心”。
隨著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上級部門許多工作在社區都有專職人員負責協調,這不僅給社區居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在聯系群眾、構建和諧社會中起著重大作用。站在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起點上,新新社區黨支部將緊緊圍繞創建“鄉村振興,美好田園”的戰略目標,集中力量為百姓辦好事、辦實事,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堅持“讓城市有溫度,讓群眾有溫暖”,努力建設新時代“幸福社區”。(鄧立霞 何飛)
上一篇:燎原社區:幫一把 扶一程 扶貧里的酸甜苦辣
下一篇:孝順兒媳照顧患病婆婆 十幾年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