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因飲食、作息、戶外運動不注意引發的病癥屢見不鮮,不少市民不愿到醫院就診。假期剛結束,有人怕病癥越拖越重,有人突發急癥,陸續到醫院就診,形成了一股節后就醫的小高峰。
春節爬山腰疼腿疼
鍛煉不合理難以下床
正月初四一大早,57歲的董阿姨和家人一起到森林公園踏青。天氣不錯,董阿姨興致高昂,全然不顧自己腰椎不好,堅持和家人一起爬山。第二天早上,她感覺腰椎酸脹疼痛,右腿疼痛。考慮到還在過年期間,她選擇在家臥床休息。
到了正月初七,董阿姨連起身都困難,躺在床上動彈不得。這時,子女需上班已離開,老伴只好撥打120把董阿姨送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門診。醫生考慮為過度活動引發的腰痛和坐骨神經痛。接受針灸和物理治療后,董阿姨疼痛減輕。
節后,該科接診的患者中不僅有中老年人,還有不少年輕人。28歲的IT男小王平常工作很忙。今年春節期間,他邀上幾位好友到濕地公園散步,一口氣走了6公里。平時很少運動的他,走到終點時突然覺得雙膝關節疼痛,站立不穩。回家后休息了兩天,他的癥狀仍無法緩解。正月初八上午,經檢查,他的雙側髕骨出現輕度錯位。
武漢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馬朝陽說,今年春節天氣好,市民戶外活動增加,有的過于“盡興”而忽視了身體承受能力,導致關節方面的疾病,節后紛紛來就醫。
銀耳湯里紅棗核刺穿腸管
飲食不注意“拖”上手術臺
70歲的萬奶奶正月初二出現右下腹持續隱痛,但一直覺得是小毛病,不想過年期間去醫院。“我又沒瞎吃瞎喝,休息一下就會好的。”萬奶奶對家人說。
直到正月初七,兒女們都回去上班了,萬奶奶腹痛難忍,直冒冷汗,才在老伴陪同下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胃腸外科就診,被查出小腸內有個梭形異物及腹腔積液,懷疑是異物刺穿了腸管。
隨后,該科專家通過腹腔鏡手術,為她成功取出一個兩頭尖尖、約2厘米的異物——一枚棗核。萬奶奶這才想起,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她都喝了帶有紅棗的銀耳湯,不慎吞下過棗核。
武漢市中心醫院胃腸外科主任王輝介紹,春節過后,該科已陸陸續續收治20多名急癥患者,以棗核、魚刺、雞骨頭等異物造成的胃穿孔、腸穿孔患者居多,還有一些腸梗阻、闌尾炎和痔瘡患者。
春節期間管不住嘴
節后“糖友”扎堆看病
春節過后,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內分泌科接診了不少血糖明顯波動的患者。還有患者出現了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糖尿病足等嚴重并發癥。
江岸區后湖街59歲的韓先生患糖尿病3年。得病后,他很注意飲食,血糖控制得不錯。今年春節期間,韓先生經不住各種美食的誘惑,吃了不少大魚大肉。2月19日,為了穩住血糖,韓先生在原來注射20個單位胰島素的基礎上增加了用量,一下子注射了30個單位胰島素。不料,半小時后,他突然感到心慌氣促,直冒冷汗,入院一測血糖竟低至1.8毫摩爾/升,被診斷為低血糖昏迷。經緊急搶救,他脫離了生命危險。
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張旭艷介紹,春節假期結束后,該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比平時增加了兩成,主要是來醫院調血糖和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糖尿病足的患者,也有患者因高血糖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低血糖昏迷。
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陳偉則介紹,天氣乍暖還寒,年輕人衣著較單薄,熬夜、飲食辛辣、抽煙、喝酒等使身體免疫力下降,咽痛、扁桃體炎患者也比平時增加不少。他提醒市民,春節過后,應盡快恢復原來的生活規律,避免熬夜,積極進行體育鍛煉,來提高身體免疫力。初春氣溫變化大,不要過早脫下棉衣,注意預防感冒。(記者祁燕 通訊員簡杰 劉姍姍)
(責編:張文婷、楊迪)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