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街道象山村:發展特色產業,建設美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
日期:2021-11-17 08:42:47 來源: 點擊:
大橋街道象山村占地面積2.7平方公里,位于天柱山機場東側,耕地面積700余畝,山林面積550畝。全村在籍人口1409人,495戶,脫貧戶34戶,脫貧人口84人,主要致貧原因為因殘、因病、缺勞力等。村民經濟收入來源主要為外出務工、經商以及農業種植生產,村民整體經濟收入偏低,村集體經濟薄弱。發展經濟帶動貧困戶脫貧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如何突破制約群眾脫貧致富的瓶頸,村兩委班子可謂煞費苦心。
一、美麗鄉村引領精準脫貧,提升基礎設施
2016年象山村開始建設美麗鄉村,村兩委班子審時度勢抓住機遇,通過一站式服務大廳、居民文化廣場、改水改廁、村組道路戶戶通、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清運等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提升村民生活環境。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村兩委結合扶貧做文章,申報象山雨污管網項目和象山大溝整治項目,目前都已完成。并與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相結合,通過一事一議對各個村民組道路進行硬化,實現戶戶通。
目前,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改善了10余戶貧困戶的居住環境,全村34戶貧困戶,均已實現戶戶通。同時結合森林防火和村莊環境整治工作,我們為貧困戶設置了6個防火員和保潔員崗位。
二、發展特色大棚熱帶水果和芡實種植產業及殯葬服務業,帶動精準扶貧產業發展 2020年象山村引進芡實種植100畝,今年下半年,即可收獲。芡實是我國較為常用的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在國內外久負盛名,可入藥也可食用,經濟附加值高。畝產量達100公斤。2020年5月芡實基地利用自身空間優勢,準備計劃在芡實基地外圍養殖水產品,發展特色養魚,循環利用。芡實基地計劃安排脫貧戶優先上崗就業,零工崗位。2020年4月,結合扶貧小額貸款,幫助19名貧困戶申請小貸款,戶貸企用投入我村途源合作社,貧困戶到期分紅三千元,分紅1年。2名貧困戶戶貸戶用,自主經營發展。
象山公益性公墓建設與貧困戶及周邊村民務工結合,每天解決50多名本村村民就業,其中貧困戶4人。隨著芡實基地基地和象山公墓的發展,我們將圍芡實種植及大棚熱帶水果產業和殯葬服務業來發展特色經濟。芡實產業除了村民土地入股外,發展種植+養殖,發展公司+農戶,發展互聯網+,發展電商園多種經營模式,并拓展芡實深加工業務。象山公墓的發展,可促進菊花種植業,拓展殯葬服務業。
以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共同富裕,促進農村的“三變”改革,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貧困戶通過土地入股、勞動就業、特色養殖,增加收入,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江濤)
上一篇:楊橋鎮:加強鄉村治理,推進鄉村振興
下一篇:宜秀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推動高質量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