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山鎮總鋪社區:“志愿服務+”為鄉村振興聚力賦能
日期:2021-12-30 10:08:33 來源: 點擊:
冬日寒風凜冽,在南山園小區內一抹抹鮮艷的“志愿紅”將冬天點燃,讓文明之花綻放,為鄉村振興聚力賦能。今年以來,大龍山鎮總鋪社區積極探索“志愿服務+”模式,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下設“理論宣講”、“市民教育”、“科普宣傳”、“文化活動”、“健身活動”、“生態文明”等志愿服務隊,推行網格化管理和面對面服務,民心所系的大事小情在志愿者的貼心關懷下妥善解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志愿服務中日漸得到凝練和升華。
“志愿服務+環境整治”,引領文明與環境“雙提升”。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今年,總鋪社區持續推進文明實踐活動與環境衛生整治雙促進、雙提升,積極組織動員志愿者參與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廣泛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以小家帶大家,帶動村民共同參與環境整治,打造生態宜居的生活環境。
“以前,大家對環境衛生認識不夠,小區的環境衛生整治一度陷入整治、反彈,再整治、再反彈的怪圈,針對這種情況,志愿者們走村入戶地宣傳、動員,帶動大家積極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用實際行動帶動更多村民變成志愿者,小區的環境衛生慢慢變好了。”理論宣講志愿者周玲云欣喜地說。截至目前,社區已實現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服務隊組建、志愿服務全覆蓋,處處都有“志愿紅”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的靚麗身影。

“志愿服務+移風易俗”,讓文明新風融入居民生活。鄉村是否振興,要看鄉風好不好,文明鄉風決定著鄉村振興的成色與后勁。今年,社區對疫情防控實行常年常態化管理,定期組織志愿者及時對轄區內的各類紅白喜事宴請行為進行摸排,通過網格化管理和多元化宣傳,將疫情防控與移風易俗有機結合,讓移風易俗觀念入耳、入腦、入心,引導群眾喪事簡辦、喜事緩辦,讓文明新風吹進了大街小巷。隨著鄉風文明的持續推進,村規民約不斷完善,群眾性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廣泛開展,文明和諧氛圍越來越濃厚,移風易俗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文明新風漸漸融入了老百姓的生產生活,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得到顯著提升。
“志愿服務+產業發展”,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草莓掛果是溫室種植的關鍵環節,關系到作物的成長與豐收……”在社區美麗鄉村示范區內的種植大棚里,“土專家”志愿者正在為農戶指導如何維護草莓。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土專家”志愿服務項目由轄區有豐富經驗的致富能手、種養殖大戶、創新創業經營主體等各領域能人組成志愿服務小分隊,這支志愿服務隊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群眾生產生活需求,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傳播實用技術,開展宣傳宣講、經驗分享、實地教學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產業發展期間,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廣泛開展助耕支農學雷鋒志愿服務,社區志愿者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農民群眾開展耕種技術指導、銷售、配送物資等志愿服務。
如今,社區志愿服務每天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將文明實踐工作落在實處,承擔著舉旗幟、聚民心、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志愿紅已成為社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成為推動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舉措。(何妮娜)
上一篇:羅嶺鎮姥山社區:鄉村振興服務隊開展冬季安全宣傳活動
下一篇:羅嶺鎮林春村:“聚寶棚”種出“致富菜”,黃土地走出振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