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湖鄉大楓社區:打好“三張牌”塑鄉村新貌
日期:2022-02-22 14:50:32 來源: 點擊:
近年來,宜秀區白澤湖鄉大楓社區黨委緊緊圍繞白澤湖鄉“水鄉漫城、魅力白澤”的發展定位,立足城郊區位優勢,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深入推行“黨建+”發展模式,因地制宜打好“三張牌”,將特色產業發展與鄉村旅游開發相結合、齊發力,走上了黨建引領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子。2021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50萬元,較2008年翻了30倍,社區集體經濟實現了趕超跨越發展、美麗大楓建設邁出了新步伐。
大楓社區地處宜秀區白澤湖鄉中心地帶,倚靠石塘湖,潛江路直穿、外環北路橫跨而過,社區成立由三個村合并。合并之后的社區面積大,達到10.8平方公里;集體經濟收入不足5萬元;整個社區有6257人,黨員180人;歷史遺留問題、征遷過程中出現的矛盾重重。鑒如此,大楓社區果斷做出決定,因地制宜打好資產資源、做活水文章、助推三產融合“三張牌”,立足特色資源,堅持科技興農,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大楓社區對閑置資產逐一摸排,統一對外招租,公司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提高資產利用率,充分發揮資產效益,目前貿易貨棧、高塘大樓等資產出租,增加社區集體經濟收入60余萬元。社區重資產,抓住40多年的集鎮商機,結合業態實際,通過“四議兩公開”程序,擴建了6000平方米的綜合體標準化農貿市場,徹底改變了露天式臟、亂、差的市場經營局面,農貿市場2021年獲集體經濟收入60萬元。社區2018年以來,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成片流轉土地1500畝,流轉荒圩700余畝,組織種養殖大戶承包荒圩種蓮藕,芡實,傳統養魚,解決了農戶承包土地拋荒的問題,增加了居民收入,使社區集體經濟收入也增加了30萬元。
大楓社區進一步挖掘潛力,利用當地豐富水資源,在水產業發展上做文章,打造百畝工廠化養漁基地,并依托武漢智慧農研水產技術,新建水跑道循環養殖初步成效,養漁水池畝產年15萬斤。
大楓社區搶抓全域旅游發展機遇,將生態觀光農業、民俗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社區合作社分期建設大楓循環農業科技示范園,一期新建10000㎡智能化養殖大棚,發展智能化大棚室內養殖,實現漁菜融合共生發展。依托中國水產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技術,引進淡水澳洲龍蝦、魚苗孵化項目,發展室內工廠化蝦魚苗培育,一期建成后增加社區集體經濟收入百萬元,力爭“十四五”末“四期”建成后社區集體經濟總收入達500萬元。此外將廢窯廠改建2600平方米水生科普研究體驗館,截至目前,初步建成了集觀光旅游、休閑娛樂、民俗體驗為一體的觀光農業科技示范園。通訊員 宣程
上一篇:白澤湖鄉:新春招聘忙 搭平臺促就業
下一篇:白澤湖鄉召開全鄉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暨推動白澤湖高質量發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