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拓寬鄉村振興的“富民路”,宜秀區白澤湖鄉白澤社區通過夯實社區產業根基,拓寬富民增收渠道,增強社區自身“造血”功能,激發居民的內在動力和蓬勃活力,為白澤社區繪就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產業振興圖。
強產業穩就業,嚴守返貧的關口。社區要發展,居民要致富,產業發展是關鍵,對于經濟薄弱、發展受制約的白澤社區而言,能研發帶動規模性就業的特色產業才是目標指向。該社區秉持“可持續、能環保、穩就業”的原則,依托社區的資源優勢,按照“政府引導、合作社和企業帶動、居民參與”的模式,以規模流轉土地為抓手,著力推進大棚蔬菜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積極組建、支持合作經濟組織,先后引進了5家企業在轄區內發展,形成了大棚蔬菜、中藥材種植、谷類種植、魚塘養殖等一批特色產業項目,不但破解了白澤社區的發展難題,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更帶動了社區低收入戶穩定就業,切實提高了居民群眾收入水平。一手抓項目落地,一手拓就業路徑,筑牢了防止返貧致貧的防線,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招項目引資金,植入振興的種子。除了招入引進一批見效快、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特色產業項目之外,白澤社區還著眼長期規劃和社區整體發展,大力引進基地采摘和休閑農家樂項目,進一步增強了白澤社區自身的“造血”能力,為鄉村振興戰略夯實基礎,為社區植入振興的種子。
經過社區多輪調研并申請相關部門的實地考察,依托社區100余畝大棚蔬菜基地、200余畝谷類種植基地、300余畝魚塘養殖基地,社區引入了基地采摘、休閑農家樂項目投資,通過農家樂、“開心農場”等形式進一步發展本地優勢的生態農業,以“文旅+農業”模式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補短板揚優勢,搭好振興的舞臺。在基層治理工作中,白澤社區圍繞“補足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培育強村富民興產業新優勢”的發展思路,一手抓建設,一手育新人,最大程度利用閑置資源、激發要素活力,不斷夯實該社區發展基礎。
白澤社區按照“民生所需、發展急需、致富必需”的原則,在全面調研社區產業發展所需的基礎上,白澤湖鄉人民政府預撥付資金100萬元左右,陸續用于促進白澤社區村組道路硬化亮化、大棚蔬菜基地基礎灌溉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提升、農村改廁等多項惠及居民生產生活的民心工程,讓群眾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方便,讓廣大群眾的生產更加便捷。截至目前社區共硬化村組道路5公里,大棚80個,通過大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為社區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后續吸引人才和資產、培育優勢新產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白澤社區創新思維模式,采用“黨總支+合作社+能人大戶+居民”模式,動員在外務工、有成就、有眼界、有志向回報家鄉的年輕人回鄉創業,計劃通過電商銷售、果蔬谷類深加工等特色產業,進一步豐富白澤社區的產業業態,與時俱進培育產業發展的新優勢,帶動更多的居民就業創業,進一步激發在外居民回鄉振興家鄉的動力。(方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