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引人入勝” 打造非公黨建“紅色標桿”
日期:2022-07-22 16:32:12 來源: 點擊:
如何破解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有效融合,探索打造“卓爾來幫辦”社區治理非公黨建品牌,大橋街道黨委在全市率先“揭榜領題”,在芭茅巷社區先行先試,圍繞“引、人、入、勝”四字真訣,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走出了一條社會組織非公黨建引領社區公益服務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黨建共建溝通會)
書記項目為“引”領。大橋街道黨委鞏固換屆后“開門一件事”成果,實施“書記項目”18個、“書記領辦項目”35個,做到了街道黨委、村(社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書記項目”“"書記領辦項目” 全面覆蓋、上下貫通。卓爾社工黨支部以大橋街道黨委、芭茅巷社區黨委兩級書記項目為統領,建強黨支部力量,鞏固黨史學習教育,實施“卓爾來幫辦”書記領辦項目,以“紅色驛站”為載體,以志愿服務為抓手,讓為民為實事、為企助發展落地落實。
(卓爾來幫辦紅色驛站)
人人參與、人人享有。大橋街道黨委、芭茅巷社區黨委著力推進卓爾社工非公黨建“鑄魂”“塑形”,卓爾社工黨支部自覺融入黨建引領信用社區建設,利用志愿服務力量聯合社區黨員、單元長,走進群眾家里開展公益宣傳講解,引導居民參與到信用社區建設中來,開設黨建引領信用積分兌換超市,通過積分獎勵激發群眾爭當信用戶。如今,社區居民誠信理念已經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信用倍乘效應在不斷放大。
(志愿者入戶政策宣傳)
暖民心行動“入”民心。針對一老一少缺養少帶問題,芭茅巷社區黨委與卓爾社工黨支部簽訂黨建共建協議,推進暖民心行動走深走實。面向社區老人提供助餐、助醫、助行等七助服務,社區老年大學,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社區家長學校、兒童之家面向社區兒童及監護人提供公益課堂、素質活動開展、社會實踐、家庭教育、安心托幼等多元服務,開展各類服務及活動200余場次,服務達6.2萬人次。“有溫度的舉措、暖民心的行動”,在這里深入人心。
(老年人在社區老年食堂就餐)
紅色驛站繪“勝”境。為加大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關心關愛,在大橋街道黨委、芭茅巷社區黨委推動下,卓爾社工黨支部從制定和實施標準著手,建設“紅色驛站”,助推銀企合作,開展助企志愿服務,創新“卓爾來幫辦”項目,推行“卓爾來幫辦”(12365)運行機制,即一核兩為三類六有五化。以紅色驛站為載體,開展個性化暖心服務,既為社區群眾提供公益服務,也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多樣化的便民服務,一個“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能喝水、累能歇腳”的和諧勝境正在用心用情繪就。
(政策宣傳進企業)
據悉,卓爾社工是該市首家扎根社區,深耕細作并專注于社區治理、社區服務、社區教育、社區公益研究與實踐的專業性、非營利性社區社工組織。深耕社區8年來,自創品牌項目與活動達16項,累計開展活動達200余場次,直接或間接服務達6.2萬人次。新華網、光明網、人民網、學習強國、鳳凰網、中國網、中國青年網、安徽新聞網、安徽網、今日頭條、網易、安徽日報、安徽工人報、江淮時報、安慶日報、安慶晚報、安慶電視臺報道達216篇。截止目前,卓爾社工及所服務社區共獲得國家級、省級、市、區級各類榮譽29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級7項,市區級18項。
“卓爾來幫辦”項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黨建引領、陣地聯建、服務聯動、資源共享、品牌聯塑原則,依托“卓爾來幫辦”紅色驛站,以企業及群眾需求為導向,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以志愿服務為支撐,進一步協助政府落實“放管服”改革,助力政府優化營商環境,解決企業“不知曉”“不理解”“不會辦”等問題,讓企業感受到優質服務帶來的辦事便捷。主動回應群眾關切,解決群眾“急難愁昐”問題,增進民生福祉。實現為民辦實事,為企助發展目標。(撰稿:嚴璟 審核:丁凡)
上一篇:宜秀區召開自建房附屬廣告設施專項整治暨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推進會
下一篇:宜秀區:濕地風光無限好 菜子湖畔任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