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起,農事正忙。連日來,宜秀區大龍山鎮總鋪社區草莓種植基地內一片熱鬧景象。工人們正搶抓農時,忙著對新一輪栽種的草莓幼苗進行選葉、松土、殺菌、補充營養等,確保草莓能如期上市。
走進草莓大棚,只見一壟壟整齊的田壟上鋪設著用水管道,幾名工人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大家分工明確,從灑水降溫到挑選幼苗,從栽種到施肥,每一個環節都細致入微,凝聚著對豐收的渴望與對品質的堅持。脫貧戶陳付秀在草莓基地工作三年多了,學會了草莓育苗、管理、養護等技術。她說:“草莓基地離家近,干的活也不重,不僅能學到種植技術還能增加我的收入,我感覺很滿足。”
草莓種植基地負責人汪姐說:“種了十幾年草莓了,現在生產、銷售都比較成熟、也方便,只要種出來都賣得掉。但是草莓產業要發展,就必須在老品種的基礎上發展新品種,所以今年現在我們棚內栽種了6個品種的草莓苗。”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靠特色。近年來,總鋪社區瞄準市場行情,調整產業結構,培育建設生態觀光、草莓采摘等農業休閑項目,切實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強勁的產業優勢,構建集游、購、娛為一體的生態休閑產業鏈,實現鄉村產業多元化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目前,全社區草莓種植面積達30余畝,另外還有黃桃、鮮梨、桑葚、葡萄、火龍果、無花果等10余畝,帶動周邊30余人就業。
下一步,總鋪社區將繼續積極探索市場需求,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優”產業,統籌謀劃大棚基地種植品種,規模化發展設施農業,鞏固大棚經濟提質增效,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讓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美好。(嚴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