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正,民風淳;家風正,政風清;家風正,黨風端。近日,宜秀區大龍山鎮總鋪社區關工委在轄區南山幼兒園開展“家風格言三百句”宣傳活動,通過發放書籍、講故事的形式,生動地向兒童們和家屬講述本冊書籍八個章節好家教好家風的故事,學習其中良好品質與精神,傳承優良家教家風文化,弘揚傳統美德,激發兒童向好、向善的本性。
傳承優良家風,塑造流光品格。社區關工委志愿者同南山幼兒園老師一起通過“誦讀+故事”形式講解“家風格言三百句”中傳統美德及家風文化背后的故事來源,生動風趣的語言在孩子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鼓勵引導著他們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美德的種子在稚嫩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我們幼兒園在政府和社區的支持下,一直弘揚“情系后代、面向未來、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關工精神”。全體職工憑著育人為本,發揮余熱的責任感,盡力當好優良傳統的傳播員,幫助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總鋪社區南山幼兒園負責人說道。
組織“五老”宣講,傳于言勵于行。總鋪社區“安慶好人”、“五老”宣講員李良紅的家庭曾被評為轄區“最美家庭”,她自愿為青少年及家長講解什么是家風家訓、傳承良好家風的重要意義,并分享自己二十多年參與志愿活動的心得經歷,鼓舞孩子們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爭做家風美德的踐行者。
社區關工委“五老”、安慶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韓美玉利用書法特長開展“沉浸式”家風美德宣講,帶領孩子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仔細聆聽《朱子家訓》中有關“勤儉節約”的美德故事,彼此之間互動交流、暢談體會,傳統美德在潛移默化中融入心間,學生紛紛表示要珍惜美好生活,傳承節儉美德。
建設家長學校,浸潤家風傳承。“自從社區開辦了家長學校后,孩子周末就有了好去處,家長學校里可以學手工、書法畫畫、體育鍛煉、知識學習等等,偶爾還會開展傳統節日活動,要為這樣的組織點贊!”每個周日在社區家長學校內總是歡樂不停、笑聲不斷。近年來,社區關工委借助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家長學校等場所,公益性開展家庭教育服務,以創新的課程、多彩的活動助力親子共成長,讓“家長學校”真正成為兒童成長的“連心橋”。
“在家長學校的帶動下,每段時間轄區都會掀起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社區家長學校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總鋪社區除了常規做好家長學校課程外,還常態化開展傳統文化學習活動,常邀安慶大學志愿者老師們每周固定參加,組建了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群,每天在群里擇優分享,以文化人,帶領學生齊誦經典,帶動家長一起學習,為他們種下熱愛與尊重傳統文化的種子。(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