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縣域經濟報】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日期:2024-11-11 10:13:04 來源: 點擊:
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鳳溪社區位于羅嶺鎮南大門,過去社區資源少、環境差、底子薄,村集體經濟收入低,村民增收無路,從2021年換屆以來,社區兩委班子齊心協力,圍繞“產業振興、生態宜居、促民增收”為目標,黨員干部群眾齊努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社區產業越來越興旺,人居環境越來越美麗、群眾日子越過越紅火,2023年社區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百萬,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由弱到強的“蝶變”。
從換屆以來,鳳溪積極謀劃爭取鄉村振興產業項目,將特色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因地制宜發展大棚蔬菜產業,建設了20畝標準化蔬菜大棚,實現了社區特色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創優的新突破。社區引聘人才專門負責大棚蔬菜園區管理和農產品銷售,與安徽盛泰農業有限公司合作,為大棚蔬菜生產技術指導和農產品銷售提供技術保障。社區在人居環境整治中,建立“黨委帶頭、黨員示范、群眾參與”的“黨建+”工作模式,形成了“黨員干群眾贊,群眾跟著黨員干”的互動氛圍,社區在全鎮人居環境整治觀摩評比中多次榮獲一等獎,人居環境在全鎮名列前茅。
村里年輕村民都外出務工,家里的拋荒地一直閑置,因此決定流轉村民組閑置土地,把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計推動大棚蔬菜產業發展,不斷做活大棚經濟“文章”,讓群眾依靠農業特色產業“種”出好前景。今年年初,社區立足轄區農業企業的資源,與社區農業企業陽光雨露抱團合作,到企業中去學習林下經濟種植,考察大丘甜柿種植,大丘甜柿目前市場種植較少,售賣價格高,種植2年就能掛果售賣,是高附加值經濟樹種,是有名的“搖錢樹”。目前,社區種植大丘甜柿4000棵,發展林下經濟,農業企業派專業人員進行種植技術指導,社區負責人跟班學習,并讓參與種植的農民學習種植技術,多渠道發展社區產業。社區通過產業鋪路、支部搭橋,積極構建“黨支部+合作社+脫貧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大棚蔬菜、小辣椒、林下經濟等產業帶動社區周邊農戶30余人就業,其中脫貧戶8人,戶均增收6000余元,讓看的見的集體經濟變為群眾增收的好門路。
鳳溪社區全面發動黨員群眾,激發內生動力,通過“線上+線下”“地毯式”多渠道開展宣傳,督促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大力開展美麗庭院、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依托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設置積分兌換超市,讓群眾看到積分的“含金量”,形成激勵效應,逐步實現戶戶干凈、組組過關,打通人居環境整治“最后一米”。嚴格按照“發現一處、清理一處”的要求,聯合城管、京環、云慶物業等單位,及時對路邊、河邊、屋邊垃圾進行處置,加強對亂涂亂畫、亂堆亂放、亂拉亂掛等現象整治,統籌推進文明創建、移風易俗工作,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自覺投身整治行動。合理利用農戶房前屋后閑置地,根據群眾需求,建設“五小園”,打造美麗庭院。推行“微改造”,就地取材,對閑置或廢棄的老磚、石頭、瓦罐等進行綜合利用,打造 “微景觀”。依托“竹籬笆”“柴火垛”這些小切點,將環境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文明創建相結合,著力提升社區農村“顏值”和群眾的生活品質,凸顯整治推進的亮度,真正達到環境面貌。(記者 吳昊 通訊員 雷斌)
上一篇:【安徽日報】“舊礦山”變身“金飯碗”
下一篇:最后一頁